晨起阅读

停课两天,和孩子相处了两天,感觉自己有自己忙不完的事情,学习、打卡,又经常看手机发通知,没有收到通知的,一个个联系。早午晚餐都是自己做,真的挺不容易。

网上最近传老师不想做班主任,责任大,工作量大,吃力不讨好。只有在做的才知道苦。不过,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了,形形色色的人也都见过,自己能设身处地地为家长着想,为孩子着想,其实,虽然忙,但是已经没有职初那样,当救火队员了。目前想改变的是,高效工作,事情很多,总是拖拖拉拉,做好了一样另一样又拉下了,学习、运动、备课、改作业、论文、公开课都是每学期必备,还有不定时的会议、教研,觉得时间利用得不是很好。笔记本用起来,罗列当天要做的,轻重缓急分好类。重要的事情先做,而且着眼最重要的事情先做好,不要东抓一把、西抓一把。

早起和睡前都可以进行阅读,早上起来便打卡。这样以来就有事情可写了,如果发现最近言之无物,那肯定是书看少了。

《奶蜜盐》里提到自卑也有可能成为正能量。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是自卑内向的人。昨天说到腼腆、害羞,其实是一个特点,不是缺点。那自卑和内向在此也可以理解为特点,如何和孩子的特点和谐相处,是值得关注的,接纳,鼓励,扬长避短。家长没必要因某个特点而着急、讽刺、焦虑。就如上次小木的例子,他从小就和别人不一样,爱阅读、爱钻研,但因感统失调,各方面的行为习惯都有点怪异,但是家长给足了安全感,没有和孩子较劲,而是努力帮助孩子适应社会,给他买他爱看的书,买画笔和画本,让他继续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并为之奋斗,一定会有发光的一天。有时候,人只要找到他合适的点,做他合适的工作,就是成功,不一定每个人都成为了公务员、教师等。反而,如果孩子被家长不断地干预学习、思考和选择,连选专业都要干预的话,孩子可能一辈子都在从事他不爱做的事情而颓靡不振。在孩子成长过程,家长应该是发现、鼓励、托举、协助的角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