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盈余》读后感

听完这本书,自己对经济发展有了有据可循的依据。商业社会,任何商品都是来自于人类本身的需求,不断生产出一些商品服务于人,人又会在原来商品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东西。商品不断被创新。这就是这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首先自由时间的累积够成了认知盈余。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人们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多。

自由时间一多,大家就会自然而然的寻找相关的内容、爱好、兴趣等去消费自己的时间;同时不自然会通过各种工具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

我更想从个人发展角度来进一步谈谈个人自由时间的重要性。现在的人很多都把时间填的满满的:天天开会,天天在不停的解决问题;天天在应付着;还有天天刷着手机;

我理解的自由时间,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是供自己独处,思考;享受自己喜欢的东西而身心愉悦,不被外界,商家提供的工具打发时间的工具所裹挟。

如最常见的就是大部分人沉浸在微信,抖音里,不能自抜。作为个体,我们更应该停下来分析自己的行为,不被商家牵着鼻子走,充分有效利用自己的自由时间,可以帮助自己通过自由时间达到自己的目标。

举几个例子,就像巴菲特不让自己的孩子玩平板、推一上肯德基的老板肯定也举动让孩子吃肯德基;抖音是一个好的工具,但如果陷入里面天天漫无目地的刷,最起码是对时间的浪费。

如果不加思索,还会被其中的内容所左右,影响。作为个体,还是提醒自己要保持独处的思考。自由时间由自己撑控。

另一方面想从商家角度谈自由时间,商家在做商品的时候,都是从人性的角度去考虑。谁将人性考虑最充分,谁将赢得市场。现行社会竞争激烈,只要有个新创意,就会有跟上。

如共享单车,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来观察,最早的摩拜,OFO,到现在的小蜜蜂,还有很多,还是要看谁更贴近人性,车是不是好骑,是不是有好的付款机制等等。

只要满足某一方面需求,把它作到极致,客户就会为你买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因为8小时工作制,人们每天会有8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人类有消费(接受信息)、分享(传播信息)、创造(提供新信息)的...
    小成今略X阅读 6,906评论 0 0
  • 17年和“指针朝夕”的朋友们一起读的第一本书,用了两周时间读完了克莱·舍基的《认知盈余》,记录一下自己读后的所...
    silence疯子阅读 4,620评论 1 4
  • 认知盈余:把人们的自由时间一点一滴的同时花费在创造、分享、学习、互动而产生。认知盈余的产生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带来无法...
    Water910528阅读 10,135评论 0 2
  • 书中说的认知盈余到底什么意思?跟我理解的不太一样啊 书中的“认知盈余”,据小马哥说,是“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
    eded775c983c阅读 11,120评论 0 6
  • 腾讯董事长马化腾所讲到: 人们不缺乏分享的欲望,这得益于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革命,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天时”、“地...
    还一直在路上阅读 4,30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