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这世间的书有千万种,或俗或雅,或悲或喜,或大义或小资,如弱水三千。若独取一瓢饮,未免寡淡。不若多饮几瓢,阅尽人世百态,也是一种历练。
许是受了俗语桃花运、桃花眼影响,素不太喜桃花,加之是粉色,虽盛开时如云霞般艳丽,氤氲着薄雾,无以比肩。读《诗经•周南•桃夭》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艳羡的是诗句的华美,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百姓对新娘的祝福。初中时疯狂传阅的《射雕英雄传》中黄老邪还整了个桃花岛。直至接触唐七公子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折颜的十里桃林可以在唐七的笔下,花瓣做飞天舞,舞尽白浅与夜华的三世情缘。
他转过头来,风拂过,树上的烟霞起伏成一波红色的海浪。红色的海浪中飘下几朵花瓣,天地间再没有其他的色彩,也没有其他的声音了。他伸手轻声道:“浅浅,过来。”
胜过世间一切低吟浅唱、缱绻缠绵、千言万语!
自诩看书极杂,感兴趣的几乎照单全收。看过意境深邃的《肖申克的救赎》、《平凡的世界》、《斯•茨威格短篇小说选》《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完也曾掩卷长叹人生苦短 ,感慨主人公的人世浮沉、悲欢离合。
更爱在闲时读读所谓的俗书。初高中时,一个女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和不可利用的时间,看古龙、金庸、梁羽生、温瑞安的武侠小说,梦想着有一身绝世武功行走江湖,快意恩仇,如今想来,实是汗颜!早读课时,更是醉心于纳兰性德的词、席慕容和汪国珍的诗,屡屡背诵。“愿化为一棵开花的树,长在你走过的路旁。”
记得高一那年,晚自习突然停电,趁乱喜滋滋地点上蜡烛,翻开《山海经》读起来,可怜班主任鼻子贴在玻璃窗上都贴扁了,终发现我读课外书的铁证,进来收走了我的书,心都在滴血!一时为了证明自己的情趣尚高雅,便借来托翁的《复活》正经看起来。可怜只看了几页便无法继续,遥远的旧俄国农庄、城市及事件冲突无法让我投身进去。幸亏我在屠格涅夫的小说中找到了一点对于俄国文学的自信。
及至大学,学中文系,除了老师布置的任务,阅读大量外国名著,莫泊桑、狄更斯、巴尔扎克、雨果……分析思想及现实意义、写作结构,更是找了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很不成器地看俗书。苏童、陈忠实、贾平凹、三毛、琼瑶进入我们的视野,也在我们眼前展开一个不一样的成人世界。一种是纠缠不清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白、对人性血淋淋的剖析、拷问,让我来不及去消化。一种是对爱情唯美的描述,让我们这些读者吐出一串串粉红的极易破碎的泡泡!
上班后,把卫斯理的科幻小说、谢尔顿的美国小说看得个昏天黑地。两年前,受一文艺青年推荐,一气看完丹•布朗的全套密码小说和斯蒂芬•金的小说。正彷徨时,同事推荐网络小说,受此“毒害”,看完《花千骨》、《华胥引》、《十里桃花》、《枕边书》、《遇见沥川》,辛夷坞的系列小说,赚取我不少眼泪。《琅琊榜》的大气磅礴,朝堂之上诡谲风云,舒阔男儿的天地雄心可耀日月!
有人认为网络小说泥沙俱下,难以登上大雅之堂。想起一事:余光中老先生在北京大学做《汉学与国魂》讲座时,一生提问:先生既然敬畏汉学,又为何在美国生活多年,喜爱爵士乐、蓝调等,岂不矛盾?老先生微笑答曰:我这个年龄的老人走在路上,不能让我多看看漂亮姑娘吗?多看看像你这样的帅哥?如此,对汉学依然有敬畏之心。
于我,这些俗书未尝不是路边闪过的红唇、黑发,斜斜飞过的眼风,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