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liáo)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古本=============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绣(潇)呵缪(漻)呵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解读==================
这一章信息量挺大,放到当时应该算得上惊世骇俗了。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liáo)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现在的我们都知道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但是这次大爆炸是怎么发生的呢?
也就是老子所说从“无”到有的过程是怎么开始的?既然什么都没有,又如何出现“有”的呢?
老子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也就是说在宇宙产生大爆炸之前,已经有一个东西出现了,而且,这个东西是独一份,一直按照某种规律运行着。
这个东西是产生宇宙爆炸的前提条件,有了它,然后在一片虚无中的某一天,某两个东西相遇,然后结合在一起,然后引来或者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引起时空的坍塌,然后当这种坍塌积垒到一定程度之后,宇宙产生了大爆炸……之后有了我们现在的世界。
在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圣经】中关于“神”的传说:天地一片空虚混沌,黑暗一片,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中国也有盘古开天的说法,大致上都是一个意思:有一个大能者创造出了这天地。
然后我不禁想,到底是大能者创造了天地,还是这天地创造了大能者?谁先谁后?
这个问题就像是问这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有趣。
如果这天地宇宙是神创造的,那么神是谁创造的?它来自哪里?如何来如何去?(如果神是外星人,那外星人的起源在哪里?)
这个问题太大了,很难回答,所以,我情愿相信老子对于“道”的说法:不管有多少个宇宙,有多少个天地,最终只有一个起点,而这个起点就是“道”的本源。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老子所说的“道”就是人们心中唯一的“神”。
这不冲突,只是两种不同的说法,但根本是一样的,只是“道”这个字更理性化,“神”字更人性化而已。(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有和无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正如我们第一章提到过的“有欲”和“无欲”这两种思想状态,它们也是在重复出现。
这天地就是在这不断重复中不断壮大,正如我们的思想,也是在不断的重复中产生新的想法和获取新的知识。
往小看,我们的思维就是“道”的一种,我们的想法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创新,然后有了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可以说,我们的思想是我们所知道或者创造的一切的源头。
那么说,对于“道”来讲,它的出现使这天地宇宙有了变化,它是一切的源头。
所以老子说:“可以为天下母”。
老子在道德经中不至一次提到“母”字,而很多传说中创世神是男的。谁对谁错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所崇拜的对象不同而造成的,这种说法不算错,但相对于整个人类或者天地来说,感觉就不太对了。
老子之所以提到“母”字,是因为“母”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母体”都具有繁衍的功能。
对于这种说法,我们可以看看身边的各种现象:蚂蚁、蜜蜂、猪、牛、人、粮食等等。
凡是具有繁衍和分裂的个体,基本上都可以称之为母体。
所以老子说“道”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然后,老子说我虽然发现了这个东西,但这个东西没有名字,不知道怎么称呼它,所以勉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大道”。
有人可能觉得我说错了,明明是“道”,为什么说是“大道”呢?
其实两种说法都对,正如古人起名字的时候喜欢有名有字一样。如:岳飞,姓岳名飞字鹏举。
而“大”字,在古代代表着极致,“大道”可以理解成“极致的道”
可以粗略的翻译成“一种很大的,大到极致的想法。”
(或者可以理解成:我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很大,大到超出了我的想像力,人生活在一颗星球上,而天上有很多这样的星球,而很多星球组成了银河系,然后很多个类似银河系的东西组成了宇宙,会不会有很多个宇宙又组成了某种东西?然后呢?会不会……细思极恐!)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意思是:大代表失去,失去的意思是远离,远到一定程度就又回来了。
“逝”字代表失去、死亡的意思。
前三个字看上去是说大代表死亡或者失去,这种说法看似不合理,但是如果仔细体会就会发现它是正确的。
当人慢慢长大的时候,其实也是离死亡越来越近的时候,当人们到了中年,代表人到了最强壮的时候,但是这个时候也代表着正在慢慢的走向衰弱和死亡。
所以老子说“大曰逝”,死亡是什么呢,就是再也见不到了,离我们越来越远,直到看不到它(失去也是一样的道理),看不到的东西代表着距离我们最远。
有句话说得好: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却看不到我。
(补充一下:“大”字在古代似乎有“极致”的意思)
“远曰返”
远到极点之后就会返回,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地球绕太阳转的情景,很多人都知道“近日点”和“远日点”代表着地球离太阳最近和最近的距离。(这里不作太多解释)
用普通大众能够理解的话来理解:
一棵植物从土里长出来,慢慢的长大、开花、结果,然后死亡、腐烂、化成沃土,滋养了自己的下一代,下一代又重复同样的过程。
从土里出来,然后到离开土地,最终回到土里,这就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这个过程一直在循环,因为这是天地的规则,也就是“道”的本质。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也就是说老子在这里所说的“大”代表了循环、代表了重复。因为“大”本身就包含了这个过程。
(总不能把“大道”说成“周道”或者“循环道”吧?)
通行本或古本中大多数都写作“王亦大”,古本中写作“人亦大”,我觉得“人亦大”应该更接近原著,因为下一句有“人法地”这句,之所以写成“王亦大”应该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毕竟古时候,王比人大,如果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那王居何处?人比王大,王必杀之。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这一句原文中应该没有,总觉得像是在拍马屁)
最后一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模仿地上的万物,地上的万物依靠规则,而规则是由“道”定的,“道”是自然存在的。
或者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人类想活着,必须依靠大地,没有大地提供的食物,人类就没法生存,所以地是人类的根本,人类如果想活下去,就必须想办法从地上获取资源。所以称之为“人法地”。
万物的生存需要“天”来提供基本的条件,没有天、没有空气、没有太阳,地上的万物就没法生存,没有万物,就没有资源,所以地是依靠天的,也就是说,地上的万物,必须从“天”上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才能生存。这是“地法天”。
“天法道”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总之,天地之所以可以运转,是因为“道”的存在,正因为“道”提供了天地运行所需要的基本规则和条件,所以才有了这天地。
如果这么想下去,我们会习惯性的问一句:既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那么道呢?道法什么?
老子说:“道法自然。”
“道”便是这天地之间一切的源头,它是自己出现的。
也许有人会问:道是一切的源头,那么道之前呢?
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
又到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世界上一开始是没有鸡的,然后某一天,经过物种的演化(物种变异论?),第一只鸡出现了,然后有了蛋。
道家修行的方法之一也是从自然开始,先由自身做起,然后观察万物,之后研究天象,然后通过天象接近大道……
也许你会问:如果人类最终找到了宇宙的起源,之后呢?
这个问题没有人可以回答,但是谁能保证宇宙的起源就是终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