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己在日更,所以会多关注一些身边日更战友的动态。
不得不提老雷,他的公众号:老雷记。
他的低调曾一度让我产生错觉。我为了激励自己,采取公开写作的方式,每日打卡朋友圈。老雷不公开,有一次聊天我才知道他也在写公众号,问他为啥不发出来呢,他说要等到更新满100篇再发出来。我误以为他写的不好,跟我一样也是小白,或者,他做不到保持固定频率地写,所以不好意思发朋友圈。
直到某一天知道了他的公众号,进去一看,当场震惊,封面排版整齐划一,发布时间每晚8点。怎么做到的?后来知道他通常提前三天写好文章,提前两天设置次日晚8点推送。于是我开始注意到并十分佩服这个叫老雷的家伙。
可是,对于这个现象,我一直停留在表面。我误以为老雷更勤奋、更努力,他总能提前创造出一堆存货;我误以为老雷有天赋、有灵感,他不会遇到无话可写的障碍。
于是乎,一天一篇对我来说已经够努力,我不跟老雷比;我没有天赋更不用说灵感眷顾,我不向老雷看齐。我依旧远远欣赏、羡慕着老雷,称他为别人家的孩子。只看表象决定了我只能做出这样的行为。
直到有一天,当老雷主动揭开表象,让我看到了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其实跟我别无二致,只是,他做了一些不同的事:每天无时不刻在思考、记录。
他说,他在朋友圈打卡每日读英语生成的卡片,他想光发图片不是他的风格,那写点什么呢?而且要每天不一样,于是我看到他朋友圈打卡图片会配有一段“今日镜像世界”的文字…
他说,从刚开始的几个字,一句话到现在的一段字,两三百字…随手记录的文字在他的手机备忘录里已经有近10000字了…
他说,听歌、看书、看电影、听别人聊天,只要有蛛丝马迹就思考…
他说,现在日更,很多时候是把之前的随手记录拿来就用…
他说,哪有什么“轻松”,不过是积累罢了…
幡然醒悟。遇到他人今日的表现,我只看到了表象,于是下意识地去羡慕、欣赏,去做出他有天赋、他更厉害的判断。于是一边艳羡,一边放弃了对本质的追究,放弃了对“我可以怎么做”的思考。可不曾想,天赋异禀的人只是少数,我们身边、我们有幸遇到的那些优秀的人,不过是在每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做出了我们不曾想象到、意识到的努力。
感谢老雷打碎了我对“别人天赋”的执着,感谢老雷让我看到何谓走心的努力,感谢老雷让我想要去效仿模仿他。
(后记:自己写作为了什么?为了每天记录流水账吗?为了打卡朋友圈发些无关痛痒的感慨吗?我的初衷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如何变好?——升级操作系统;如何升级操作系统?——更新头脑里的概念;如何更新?——依靠元认知能力不断去思考概念背后的概念、现象背后的现象、感知背后的感知。思考应发生在无时不刻,发生在每一个细微之处。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