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着一个深深的疑惑,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总是在一至两个领域或是更多领域有着出色的表现。远的古人就不说了,我知道的比如高晓松博学,并且是著名音乐人、导演、制作人、词曲创作者;还有刘墉之子刘轩(无意中看过他的直播),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茱丽叶音乐学院高材生、散文专栏作家及主持人,音乐、时尚、娱乐达人。
对我这种平凡之人来说完全无法理解,平时的工作和一点学习已经让人筋疲力尽了,人的精力是如此的有限,那他们是如何做到在这些不相关的领域里都能取得成就的呢?
在看过古典的《99%的人都没有真正理解过的二八原则》后有些隐隐感觉到了一点边界,希望小伙伴们能多多指点一下。
大家都知道二八原则便是指在一件事情中做20%最重要的,而古典则在文中写到二八三次方原则。过于模糊,还是举例说明吧。例如我在给自己制定能力提升时,希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呈现能力、持续学习、更新的能力都能有所提升。在对二八原则的理解里我是决定将20%的时间花在提高阅读能力上,再用80%的时间将剩余的20%补上,这样就完成了阅读能力的提升。而古典老师告诉我还有一种方法,那边是各花20%的时间将每一项提高到80分,在同样花费的100%时间里,收获的是5个80分。(突然感觉以前死磕的自己好蠢)
那么二八的三次方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在看过古典老师的分享后,完全能感受到那种不断发现追求者最精华部分,吸收后的那种高效成长。那就是在那20%中寻找最核心的20%,也就意味着只需要付出4%便能收获64分的回报;如果这4%中吸取那20%的精华呢?这就代表着仅仅需要付出0.8%就能收益51.2分。那么当我们付出100%时收获的便是100分的64倍,高效的学习,不断的向前再精进,这让我看到了多领域的可能性。
那么我们需要才能提取出那100中的0.8%呢?这需要我们开阔眼界,拥有有思辨能力,同时保持思想的开放性,如此才有机会看清那二八里的重要地方。
就此结束了吗?并不是的,要知道这只是你学会了精华,还需要不断大量地练习,才能掌握所需的知识。而练习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它不像学习有着瞬间的快感,那是一个充满了挫败感、枯燥感,缓慢而又渐进的过程。在这里古典提到了721原则,即需要花70%的时间练,20%的时间与人沟通和讨论,10%的时间自己去学习。因为享受学习的瞬间通透感,受不了练习阶段那枯燥、乏味并充满挫败感的过程,所以我依旧处于知道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阶段。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很幸运的找到三个人的支持系统的部分,即一个导师,能指点并在前行的路上拉我一把的人(永远少女心的徐大大);一个伙伴,陪伴我并在关键时刻推我一把的人(有爱的小伙伴们);一个竞争者,不断挑战、刺激我的人(寻觅中)。
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共鸣“所谓精进,就是一个持续地、快乐的、保持不适的过程——成长过程时那么不适,但是结果又是那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