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非要给国内男演员排一个名次,在我心里,孙红雷都一直是名列前茅的。
”
已经想不起来孙红雷什么时候走进我的视线了。
不管是早年拍摄的《征服》中的刘华强,还是后来的成名作《潜伏》饰演的余则成,孙红雷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年《征服》大火,家家户户都在放这部电视剧。然而当时我还小,甚至不懂电视里在说什么,谁是刘华强,谁是孙红雷,听听堂堂,白刀子一亮,我就被叫走去写作业了。刘华强在西瓜摊上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全然不知。
好在现在,想看什么剧便去搜索,童年留下的遗憾都能顺利补回来。
回顾一下《征服》的精彩片段。
孙红雷饰演的刘华强决计是个狠人:
他没有大金链子,也不必纹身。穿一身普通的黑衣服,留一头精神小板寸。他骑着铃木摩托。他来到瓜棚,老板偷卖生瓜蛋子,还用吸铁石给秤做手脚。他要给这个不诚信的卖瓜老板一点颜色。眼睛不大却目露凶光。他也会眯起眼睛笑,但笑里藏的是明晃晃的刀。不用太多的废话,“我问你这瓜保熟吗?”“这瓜要是生的,你自己吞进去,啊?!”一言不合,红进白出。一代银幕江湖狠人形象就此深深烙在百姓心中。
就在前一阵子,网络又兴起“文艺复兴”,在B站,“刘华强”又到那个瓜棚买起了西瓜,一句“这瓜保熟吗?”被可爱的网友朋友们玩出了花样。有鬼畜,有戏曲,有科幻,有无厘头,当然大多是故事新编。
UP主集体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视频创作的现象也很常见,不过本次“文艺复兴”也不可谓空穴来风,这次的契机大概是电视剧《扫黑风暴》的播出,孙红雷又以他的精干板寸重出江湖,再次演了一个“狠角色”。不过比起十几年前的刘华强,孙红雷在《扫黑风暴》里扮演着一个法律顾问叫李成阳,文质彬彬,西装革履,一副眼镜沿袭了他在《潜伏》的形象——凶狠的小眼睛镀了一层儒雅。
《扫黑风暴》已经播出大半个月,现在已经接近尾声。很多人已经跟上更新进度,有些“土豪”可以无视磨磨唧唧的更新选择超前点映,甚至有盗版的全集已经在网上流传开来。但是不管你有没有看过,看了多少集,这个由孙红雷主演的电视剧都值得说道说道。
想当年,刘华强在观众眼中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但同时也是能为兄弟,为女人出生入死,有情有义的老大。
所以当大家看到亦正亦邪的李成阳,很难不想起当年的刘华强。
孙红雷在剧中饰演李成阳,刚出场的身份是法律顾问,老板是黑社会出身的企业家马帅(宁理 饰),为了躲避督导组的检查,故意伤人暂时进了监狱。
初次出场,他的身份是绿藤市新帅集团的法律顾问,对面坐着的是他服务的公司老板马帅。
马帅入了监,李成阳正设法想要捞他脱身。
第一场戏,李成阳站在马帅对面,一身西装革履,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坚韧。
俯身说话那一刻,杀气重重,孙红雷似乎又要演反派了。
其实往后面看,才发现李成阳这个人身份复杂。
时而低身下气,时而果敢决绝。
他是个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仅凭前面的故事情节很难判断。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孙红雷的演技绝对顶。
有一场戏,李成阳替马帅前去给项天赔罪,项天是被马帅打伤的,刚出院的项天头上还捆着纱布,他并不想搭理李成阳。
面对此状,李成阳低身下气,笑脸相迎。左一句“项总”,右一句“项总”。
甚至几度示弱:“我们知道错了”。
但其实细品,他这般笑容是典型的笑面虎。
仅仅几个眼神,孙红雷把李成阳的老道和圆滑刻画得非常到位。
黑白两道间,李成阳是个小有名气的角色,能屈能伸,忍起来不动声色,喝酒、赔笑脸,做戏就得做全套。
但是,狠起来能让人惊掉下巴。
面对项天的不领情,他的眼神骤变,嘴巴抿紧,一股力量即将爆发。
说时迟那时快,摘下眼镜对项天一顿暴打:
“我忍你半天了。”
一顿拳脚后,项天屁都不敢放一个,蜷缩在车后座,不敢吱声。
李成阳这个角色并不简单。
一方面,过去的身份是一位刑警,相识多年的师父被人陷害,自己也被赶出了警队;另一方面,由于落难后得到马帅的帮助,继而变成了黑暗势力的帮凶。 他的身上既有坚守正义的一面,与此同时,也依靠找项天道歉时流露出的那一份狠辣生存到了现在。
李成阳身上这种亦正亦邪、模糊不清的边界感,孙红雷拿捏得很好。
当然《扫黑风暴》的亮点还有很多很多,除了孙红雷,更有一群台柱子把这戏台子撑得四平八稳。
本来,上周写到这就要准备给大家安利了,可是随着更新,我开始犹豫了。
在这部剧上映前,就有宣传:曾全国轰动的扫黑大案——孙小果案、操场埋尸案、湖南文烈宏涉黑案、海南黄鸿发案等为素材。
用料可真猛啊!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大尺度”!
是噱头?是看点?
电视剧导演编剧都没有说谎,开篇重拳出击,豆瓣评分8.7!
承诺的内容全部展现。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尺度”,是该剧的武器,同时也成了最大的阻力。
比如剧情过半,演员的配音越来越奇怪,甚至口型都对不上了;有几段剧情似乎跳了几下,让观众怀疑自己少看了一集;有些台词设计“假大空”,骆组长一张嘴就像是在接受记者采访。
当然导演想借中央督导组的口向大众传输国家对“扫黑”的强硬态度,只是没有改变,没有“走心”,作为小百姓的我们可能更想听听,经过“口语化”的编译,国家政策方针从是如何通过日常工作交流来输出的。
另外,这几个著名的涉黑案件,是在该题材下的最好素材。另外剧中还有支线剧情——美丽贷。能把近几年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案子串在一起真的是难能可贵。
对于剧本的创作也是具有挑战性的。当然,选择挑战,不等于挑战成功。
几条线若即若离,有一些形聚神散,越到后来越显得割裂。再加上后期内容上略显粗暴的切割,观感上远不如开头那么震撼。豆瓣评分也掉到7.7。
所以越往后看,越题编剧可惜:
再使把力!再使把力!费尽千辛万苦才过了审,再多呈现一点吧!有这么多素材,把故事讲好吧!
焦急的观众可能会问一声:
导演,快大结局了,我就再问最后一遍:
你这瓜,保熟吗?
可惜,观众没有如愿。
这让我想起剧中的反派角色——民爆公司总经理陈建波吃火锅的场景:
火锅蘸料一定要搅128圈,一圈不能少。
《扫黑》有没有搅够128圈呢?
我看没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