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咱建筑工人,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工作不稳定、没啥发展前景等特征,每天苦哈哈的在工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干着最辛苦的活,挣着最没保障的工资,是最需要也最缺少话语权的人民群体之一。
然而,随着近日两会的召开,一位来自湖南的95后建筑工人小伙,却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作为农民工代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为广大农民工群体发声。
从“小砌匠”到“全国人大代表”
出身于“砌墙世家”的邹彬,在16岁初中还没毕业时就从父亲的手里接过了砌墙的活计,终日在工地里与砂石泥浆为伴。
“干活儿,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标准!”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到城里的建筑工地学砌墙时的情形,邹彬记忆犹新,“当时在工地上砌墙,砌得越多,工钱就越多,但我只要觉得砌得不美观就推倒重砌。”
在工友们看来傻乎乎的做法,邹彬却一直坚持,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从这里开始萌芽,带着这股“轴劲儿”和“韧劲儿”,邹彬练就了过硬的工作本领。
功夫不负苦心人,2014年18岁的邹彬在中建五局举办的一次砌筑比赛中获得了青年组第一名。随后,他又陆续参加了行业更高级别比赛,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进入了国家集训队。
在听到说要参加长达接近一年时间的培训时,邹彬心里其实是有点犹豫的。当时他接的活是按天发放工资的,少干一天就少一天劳工费。
“后来我下决心去参加培训,也是想着我还年轻,钱以后慢慢赚。到今天,我很庆幸自己当时的选择,也感谢企业和学校的培养,让自己有机会可以进一步提高技能。”邹彬说道。
在长期锻炼和专业系统集中培训下,邹彬的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2015年8月,邹彬前往巴西圣保罗参加享有“青年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获得砌筑项目的优胜奖,实现了中国在砌筑项目上零的突破。
在并不算长的职业生涯中,邹彬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农民工”和“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2018年1月,邹彬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参政议政,为建筑农民工发声。
勇抒己见,为建筑农民工发声
此次参会,邹彬提出建议加快推动“农民工”向新型建筑产业工人转型。
他说:“当前农民工群体青黄不接、代际断层问题日渐严峻,劳动力逐年减少,高素质建筑工人短缺。同时,国家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的步伐并未减缓,这使得将农民工培育成新型产业工人变得更加迫在眉睫。”
他建议,推动“农民工”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变,需要城乡两个方面、政企两个主体长期共同努力,按照教有所学、学有所用两个步骤精准施策,在政府主导下,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才能有效实现农民工队伍建设升级。
要加强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培育,进一步落实企业办校的相关激励政策;同时加大就业承接相关产业链建设,进一步推进装配式新兴产业升级发展。
只要肯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
“我在我们建筑工人这个群体里,算是比较幸运的。如果没有参加培训,没有企业的培养,可能我现在依然是一名到处跑、找活干的普通砌墙工。”邹彬说道。
他希望企业在努力构建高素质产业工人培养体系的同时,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产业工人,鼓励学技术、提技能的良好氛围,造就新时代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产业大军。
在#第二场代表通道直播#中他说,“想对更多的农民工兄弟姐妹们说,坚持爱一行、干一行,成长为大国工匠,也真诚地希望全社会都更加关心、关注农民工群体,让我们有更多学习提升、改变命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