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句很火的话刷爆了朋友圈,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到拼天赋。除了深以为然之外,更多的感触是,何止是轮不到拼天赋,甚至连讲方法的阶段都还够不到。能到达拼天赋的阶段,已经是穷尽了体力和脑力了,再往前举步维艰。而更多的人,甚至连踏出第一步都还没做到。
一件事情要做到登峰造极,我们需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先去做。第二步,行动中发现有问题,开始去寻求方法。第三步,行动和方法做到了极致,才需要压榨潜能,比拼天赋,运气,灵感等。很多人自叹天赋不够,方法不对,其实根本的原因是跳了步骤。这三步,如果执行的顺序不对,同样没有任何作用。
1
兰子小学时成绩很好,上初一时是我的同班同学。
本以为在初中可以像小学一样,随随便便获得成绩。但是第一次月考,她考了全班倒数第五。那几天,她都闷闷不乐。之后的发展,并没有上演什么努力几个月之后逆袭的剧情。她的成绩依旧很差。以至于在初二分班的时候,被分到普通班去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有一次成为了她的同桌,看她期中考试考得很差,就和她说,不要紧,只要有心学,还是可以提升的。
她说,没事,我也就这样了。我知道自己的水平。
当时让我感到震撼的是,这不是她自暴自弃的气话。她平静得就像,从灵魂上接受了这个认知:我很平庸,我就这么平庸地过就好。
分班后联系渐渐少了,只知道中考时她考了一个普通的高中。
前几天听同学谈起,高中时她的成绩也一般,后来考了个专科,毕业后没有在外面找工作,被叫回家相亲结婚了。现在在家准备生孩子了。
对于有些人来说,谈梦想是一件奇幻的事。仿佛那只是写作文的一个话题。他们不会对生活给予的任何困难说NO,目标仅仅就是好好活着而已。
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他们想。
即便偶尔有些激情,想做一件大事,但也会很快否定自己:不可能的。
在命运远远还没到需要反抗的时候,他们就认命了。
2
野哥心中有着大抱负。他是我大一那年暑假在兼职的时候认识的,那时我们在给一家超市发传单。
野哥充满着激情,脑海里有无数伟大的构想。
他说,过几年我就去创业,弄一家给小区送生活用品到家的APP,现在APP多火啊,准有红利。
我说,好,那时我就去投奔你。他哈哈一笑,当场给我封了一个首席运营官。野哥豪气万千,朋友相邀必定出手,不过据我所知,相邀的一般是找他去吃饭喝酒斗地主。
野哥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不同的酒局他所谈的宏伟计划都不一样。那抑扬顿挫的演讲,甚至会让你有一种错觉,他正在和老板们谈生意。
然而仅仅只是错觉。
上个月碰到他,打趣问他我什么时候能去做首席运营官。他招牌式地哈哈一笑,说快了快了,我最近又有一个很好的想法。
接着带着我去吃饭喝酒唱歌。
他永远都有很好的想法,而他现在还在超市里做理货员。
有人说,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可光有梦想,还真没啥了不起的。
来,我给你说十个。
3
朋友小A,常常会给我转发一些干货,信誓旦旦地和我说都是好东西。
小A对未来有一种恐慌感,从大学时候开始,他就害怕自己将来找不到工作,没出路,没发展。
但凡听到有什么讲座,或者哪个成功人士又在分享经验,必然第一个关注。
你总是能从他身上感觉到深深的焦虑。
有一次聊天他和我说,我看到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知识太多。再不学习就跟不上别人的脚步了。
所以他看起来非常努力。
努力地去学习别人,努力地去寻找方法。
小A每天的行程大概是如此的,早上起来先听一段得到的语音,挤地铁的时候看两篇订阅文章。上完早上的班,中午刷些微博热门消息,晚上打开各个关注的微信公众号,看有没有新的干货。
“别人的成功和方法”就像止痛药,能够缓解他的焦虑,让他获得短暂的快感。
小A也幻想过自己哪天也能像自己的偶像一样飞黄腾达,而他所做的努力,就是不断地去学习他的方法。
也仅仅是学习而已。
有时他还在专研PPT的六大要点,隔天又会被如何高效学习给吸引过去了。
他不是在学习方法,就是在找方法的路上。
却忘了最重要的事。
4
胖涛是一个妙人。
虽然这个称呼中有一个胖字,但他现在可一点也不胖。只不过我习惯了小时候对他的称呼。
那时候他的确是一个胖子,但并不是吃出来的胖。小时候他身子比较弱,经常生病,家里给他吃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药,身体就变胖了。大家都不喜欢接近他,因为他周围有一股浓浓的药味。
我却无视这些东西,特别喜欢在他身边转悠。因为他总能完成一些我们都做不到的事情。
小学手工课折纸的时候,老师折出了一个很漂亮的房子,大家都在眼巴巴地等待老师手把手一步一步教的时候,胖涛已经开始自己折起来了。当同学们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做的时候,胖涛已经折好了。
我全程围观了这次操作。一开始他是跟着老师同步做的,后来跟不上的时候,就自己尝试几种折法,竟然神奇地找对了门路。后来老师在手把手教其他同学的时候,他就把老师做的模型拿过来,碰到实在想不出来的就直接把那部分拆开,然后再折回去。一来一回,他不但把自己的做好了,还把老师的模型重新做了一遍。而此时,其他同学还在依样画葫芦。甚至到最后,能完成的同学也没几个。
胖涛的方法,从来都是建立在需要之上的。行动的需要。
高中之后,他开始意识到家里胡乱给他弄药吃并不能改善他的身体状况,于是他开始自己想办法。一有这个想法,他就给自己列了一个运动计划表。当天立即实行。一周过后,他重新拟定计划,把没用的项目给去掉,效果良好的项目加强。就样过了一个月。胖涛开始查找资料,用他的话说,这时他已经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了足够的了解,知道自己问题在哪,需要找哪一类方法去解决了。与此同时,他也积极和医生沟通,改良自己的用药,把乱七八糟的药全部舍弃。到了大学时,身体变得特别强壮,练出了一身肌肉。
上次见面他还笑称,咱两的称呼要换换了。
跟很多人知道许多大道理不同,胖涛是一招鲜,吃遍天,他只认一个死理,先去做,再想办法,碰到问题总结,纠错,然后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
现在他刚毕业一年,已经是一个公司部门的主管了。
我们或多或少都能从上面的人和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许是对生活已经认命;或许胸中有万丈豪情,下一刻却玩起了王者荣耀;或许心中也很焦虑,怎么努力都追不上成功的人;或许已经明白了行动的真谛,在自己的职业上大步向前。
我们很容易焦虑,知识焦虑,成长焦虑。仿佛慢那么个一秒,就跟不上生活了。然而以此相对的是,越是焦虑,就越是依赖于方法,干货。不是依赖它们去行动,而是依赖于它们能给自己一个虚假的安慰:哈,我在学习呢,我在成长呢。却怎么也不会去把这些方法付诸实践。
好比你想把汽车飙上一百码,然后整天死盯着攻略看,却不去把汽车启动。你连一码都开不动,怎么飙上一百码。
许多人热衷于购买各种讲座,各种分享,各种专栏。心里想的是,这些总会有用的,我先买下来放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许多专栏你可以看到,订阅十几万,而实际上阅读量只有一万左右,也就是说,只有百分之十的人在学习。看吧,甚至连学习方法他们都懒得去做了。还能指望他们学了之后去实践吗?
是说方法没用吗?不是的,只是千万别弄错的顺序,再强调一遍,一定是先行动,需要的时候再去找方法。而不是看到哪个方法好,觉得很有用,然后再去行动。
第一,你没有那么多时间。第二,那根本就不是你真正的需求。所以你八成也不会去做。
你想减肥,那么先节食跑步一周,发现没用?好,这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去找方法了,你至少已经充分了解了自己的状况。
早起的方法?这东西需要方法么?三秒内离开床,只要离开床,其他都是小事,如果这算方法,你就拿去用吧。
方法,永远是行动的需求。请自己洗脑二十遍。
所以我说,以很多人的行动力,根本还没到需要方法的程度。他们只是把方法当成了精神鸦片,以此麻醉自己。时刻让自己处于“我很快就会有进步啦”的满足感中。说白了,在他们,那些干货和方法,和网络爽文没啥区别。当然,我写的这一篇也不例外,要么它成为你的药,要么它作为精神鸦片的新品种继续毒害你。
我是第一次写这一类的文章,开始时我不知道怎么写,但我也不去想怎么写,有什么方法和套路。我就想着我想表达什么,然后就把想到的先写出来了。中间卡住的时候,我才针对具体的问题去构思内容。所以这篇文章才没有一直藏在我的想象里。
最后,希望大家的努力程度,都能到比拼天赋的时候。你会发现,到那个时刻,也许就没人和你拼天赋了。因为有天赋的人因为不行动早就死在了半路上。
作者介绍
叶子狐,人称狐哥。用逻辑和创造思维解构工作和生活的行动派,每周用全新视角解读一些有趣的事,分享经验和思路。
【版权声明,转载本文请标明转自叶子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