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分析阅读 第六章 分类
主动阅读的四个问题:讲的什么,怎么讲的,讲的对不对,与我有什么关系
问题1:本章讲的是一本书的分类
问题2:作者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首先说明对书分类的重要性,为什么重要,因为不同类别的书阅读和理解方式不同,不同作者处理不同类型的问题方法也不同,其次,作者介绍自己的分类标准和标准背后的规则,作者将书分为小说类和论说类,其中将论说类进行解释和展开,论说类书籍是传达知识的书,其中的观点、理论、假设和推断等都是有根据,有道理的,并不是虚构的。论说类书籍分为实用型和理论型,其中实用型分为实用手册,教导性说和演说,而理论型分为哲学,科学和历史。
认识到分类的重要性并具备自己的分类标准后讲解如何对一本书进行分类,使用的方法是检视阅读,之前将检视阅读的步骤分为五步法,即看包装,看整体,看细节,下判断和粗阅读,前三步便是获取书的信息,根据信息进行分类,完成对一本书的分类。
问题3:讲的是对的,但也有点问题,对书籍分类的重要性讲的很清楚,这部分也没什么问题,但对分类标准的讲解还是让人很疑惑,对如何建立书籍的分类标准,建立的规则是什么,不同的规则下的标准如何判断优劣,这点感觉还是不明白,感觉作者是读过大量的书,所以对不同的书籍之前的共性看得很清楚,作者的分类没有问题,但是作为读者是否照搬这个分类,或者我如何建立自己的分类,这点自己还是很疑惑的,也许作者的意思就按照我的来即可,我是专家,阅读量也远超一般人,不能说错,但总觉得有点太简单粗暴,接受度不高。
问题4:本章是边听边看来阅读的,对自身的启发也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易仁永澄的解读,一部分是书中原有的内容。易仁永澄将分类单独抽了出来做讲解,分类作为管理的基础,而对书的分类是一个具体的应用。分类具有三个关键要素:对象,自己和分类标准及标准背后的规则。对于分类这件事,可以使用PORT模型来分析,目的,目标,成果和任务,有助于思考分类的三要素如何建立。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定位,而定位是为了确认策略和原则。从书中学习到的,是作者一再强调对于阅读这件事情,一开始的准备要做细做全,想要高效的阅读一本书,达到增强理解力的目的,一定要具有大局观,一件事情不是一上手就投入到具体的细节和任务中的,要认识到一件事情开始前的考虑的重要性。
就本章而言,很多内容是和前面的检视阅读部分是关联的,而能发现这些关联,并且将这些关联联系起来思考,也是一个能力,这个要求自身的大脑处于思考的状态,而不是静止不动的,所以分析阅读是一项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为了让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体现出来价值,我认为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和阅读结束后的总结是必做的工作,此章作为第二篇分析阅读的第一章,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用分类开启分析阅读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