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I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与汉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路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B
15.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凛冽寒风终将过去,即将到来的应是和煦春风拂绿枯柳。到那时缀满嫩绿的柳条看上去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作者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解释: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麻衣黑肥的意思是宽硕肥大的粗布麻衣,首联颔联说明A是对的。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颈联『屈穷』的意思是有才智而不能施展,理解错误。故B错,选B。
C.诗中形容春柳与汉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草色遥看近却无与尾联的条条看即烟濛濛有曲同工之妙都是指远看两三点,近看不成条的描写方式。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路清晰。明显,首颔联写景,颈尾联抒情。
15.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寒风变为春柳,意为代表孤寂、落寞、寒冷的冬天很快会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生机的春天。颈联的男儿屈穷心不穷说明了诗人虽暂时怀才不遇,但是心中仍然充满希望,也没有因此而意志消沉。
诗鬼李贺是我国诗歌历史中一个奇葩的存在,他用词诡谲,诡谲即是奇异多变,斟词酌句皆呕心沥血,属于苦吟一派。
呕心沥血这一成语便是关于他的: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
李贺在他短暂的26年生涯中,留下了240余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即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
后来人们常用“呕心沥血”比喻极度劳心苦思。
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下面我们再欣赏李贺几首颇为有名的诗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致酒行 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金铜仙人辞汉歌
唐代: 李贺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太祖的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出处就是这儿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