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 l have come to the crossroads in my life.
如今我走到人生十字路口。
l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我总是知道哪条路是对的。
Without exception,
这毋庸置疑,
l knew,but l never took it.
我知道,但我从来不走。
You know why ?
你知道为什么吗?
lt was too damn hard.
因为做到这一点太苦了。
每当遇到人生中的至暗时刻而不知如何抉择时,我就会用这段话激励自己,坚持下去,仅此而已。
很久以前看的《闻香识女人》(Scent of a Woman),很久都不敢再去看第二遍。也许随着年纪的增长,当自己已不是那个懵懂的少年,便渐渐失去了做梦的能力,少了一腔热血, 少了内心深处的正直,多了假面与虚伪。
这无关对错,这个世界有其固有的一套运行规则,想要生存下去就要遵守丛林法则。
当自己走过一段路,回望从前的种种选择时,才发现年龄、现实都不该是借口。有些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内心。至少,也该是如电影中的查理(Charlie Simms),纵然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也别让世界改变了自己。
查理偶然间见证了一起恶作剧,他答应“朋友”不会将此事说出去。他面临着两难的抉择——要么坦白,要么被勒令退学。
距离我第一次观看这部电影已过去许多年,但我的脑海中至今还有那张年轻、无助、绝望的脸。那是一种不动声色的绝望,一种悄无声息的悲伤,一种无可奈何的痛苦。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个这样的查理。至少是做出选择前的查理。家境贫寒,学习优秀,上进而又自卑,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乖小孩。曾听过一句话,:没有伞的孩子要用力奔跑。查理用力地奔跑,却被现实无情地当头棒喝。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那种痛苦,又谈何感同身受?更何况,这世界本就不存在“感同身受”这种东西。
你可以想象,一个十几岁正当年华的少年,为了上理想的大学而不断努力,却因为恪守自己的诺言而面临着退学。只要供出那些人,他就可以继续学业,甚至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他为何挣扎了?我们不能全然想象那种心理活动,但是至少可以窥见人性的一隅。
最终,面对学校“黑暗势力”的压迫,查理也没有选择背叛那些“假朋友”。在这条路上,查理遇到了弗兰克•史雷德中校(Lt. Col. Frank Slade)。
这是属于查理的幸运,也是弗兰克的自我救赎。
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在人生的重要关头面临着痛苦的抉择,无论是哪个抉择,都必须放弃某些东西,或是前途,或是正义;
一个双目失明的中年人,不甘心屈就平淡的生活,却无法重拾往日军旅生涯的荣光,选择在纵情享乐后结束自己的生命。
两个似乎永远都不可能有交集的人,两种本该平行向前的人生,在命运的某个时刻,悄然相遇、碰撞。
在生活中,像弗兰克这样满口胡话、偏执的中年人是不会受到欢迎的,至少不会被人理解。
人世间的故事和人一样,都太多太多。没有人愿意穿过世俗的纷扰,停下匆忙的脚步,透过那张浸染命运风霜的脸庞去了解你的内心与过往。
诚然,这是现实,更是人性。
电影中,遭受冷遇的弗兰克已经厌倦了自己日复一日的生活。他不甘平淡,他想重返往昔荣光,但是再无可能。因为一场意外,他的眼睛失明了。如果没有这场意外,他本可以平步青云。但是人生没有如果,既然不能拥有如同太阳一般灿烂炙热的人生,就选择亲手结束这残破不堪的命运。
这,的确是弗兰克的风格。
但是,命运总在不经意间偷吻你。
纵然你无法预料人生的下一页会有多么残酷的画面,也不要低估自己遇到善意和知己的可能性。对于查理和弗兰克而言,亦是这样。
在两人的短暂旅途中,弗兰克纵情欢乐,只为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不负自己。但是随着旅途的深入,两个人的心灵都被慢慢触动。
在查理声嘶力竭的阻止中,弗兰克最终没有按下自杀的扳机;在弗兰克与妙龄女郎的一曲探戈中,查理绽放了久违的笑颜。
人生得一知己,夫复何求?查理和弗兰克彼此虽未言明,但是两人在某一刻已然情同父子。似乎,谁也没有刻意去说教,谁也不曾去请求救赎。但是冥冥中有一种力量让两人相遇,一场旅行更是改变了一切。
面对校方的凶狠威胁,查理选择了面对。但是他只是一个少年,说他手无缚鸡之力也未必不可。他只是静待着一个宣告,他选择坚持内心的正义,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去和学校、权贵势力抗衡。
就在这个时候,弗兰克出现了。他奋力捍卫着查理的尊严、善良、正直和纯真。
影片到这里,也在弗兰克经典的演讲中达到了高潮。
“轮到查理了,他也处在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必须选择一条路,一条正确的路,一条有原则的路,一条成全他人格的路,让他沿着这条路继续前行,这孩子的前途掌握在你们的手里,委员们,他会前途无量的,相信我,别毁了他!保护他!支持他!我保证会有一天你们会为此而感到骄傲。”
当听到弗兰克说出那句“Don't destroy it, protect it. Embrace it.”,我真得被触动了。
我们的身边又有多少的查理正在挣扎呢?不是每一个“查理”都可以幸运到遇到一个一往无前的“弗兰克”,也不是每一个“查理”能够坚持自己的内心,成全自己的人格。
无关对错,只关乎选择,这或许也是现实中的规则之一。
不得不提的是,弗兰克•史雷德中校的扮演者正是出演电影《教父》中迈克·柯里昂(Michael Corleone)一角的银幕传奇人物——阿尔·帕西诺(Al Pacino)。
我想, 也只有阿尔·帕西诺的演技能够使这部电影成为无冕之王了。阿尔·帕西诺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为了梦想付出一切,也凭此片于1993年获得奥斯卡影帝。
弗兰克捍卫查理时所说的,“灵魂没有义肢”。每一个观看过《闻香识女人》的人对这句话应该都会有不同的解读。于我而言,捍卫正义、捍卫人格、捍卫善良,都可以看做是在保护灵魂中至纯至美的部分。同样地,当你出于某些原因肆意伤害他人的时候,你伤害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心灵、是灵魂。
乍一听,灵魂是个虚幻的词。但是没有灵魂,肉体又何以安放呢?只剩下一副躯壳,行尸走肉罢了。所以,捍卫那些你在意的灵魂,捍卫你自己的内心。
有人说,这电影不完美。也许,正是这种不完美和对现实、人性残酷的描写使得《闻香识女人》这部电影具有无与伦比的张力和魅力,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IMDb评分8.0/10)。
经典是个昂贵的词,不是每一部电影都可以称之为经典,但是能被称之为“经典”的电影,总有让你我共鸣之处,且如好酒一般,时间越久,愈发醇香。
文/编辑 时不时情报局
图 网络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