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们把无心之过称为错,把明知故犯、有意犯错称为罪恶。知错能改,是勇者的行为,错误自然慢慢减少消失。如果为了面子,死不认错,还要去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了。接下来说的孩子,明显犯了有心之恶。
2003年的高考格外让人揪心,肆虐的天花、闷热的天气,伴随着一颗颗躁动不安的心灵。高考已经被通知提前了,各地考生就像刚刚入伍的新兵蛋子,懵懂无知,被强行拉到战场。不论准备充分的、准备不充分的考生都要在这关键的一战,交出自己的答卷。
这一刻是神圣的、是紧张的、是不安的,甚至是抗拒的。但无论如何,高考终究还是来了。为了在考场能发挥出色,那就要在平常多努力,所以有的考生延长了学习时间、有的考生多做练习题、有的考生找老师辅导,还有的考生动起了歪脑筋,想走一条捷径。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中学高三文科班学生杨博,来自农村家庭的他早已经树立起鸿鹄之志,目标很明确,日后当一名地方官。可是他实现梦想的方式出现了严重问题。
4月下旬,全市模拟考试一、二、三模已经结束,杨博全部发挥失常,成绩很不理想。三次挫折将这个男孩的信心彻底击垮,就像一团燃烧热烈的火焰,突遭一盆冷水的灌溉,失去了光明和温度。如果在高考中再次出现失误,那么他与梦想就要彻底说再见。
全国考生都不敢做的事,在他这里成为了最后的一丝希望,他甘愿冒风险。
6月5日凌晨2点,是人们身体进入深度休眠的时间,这时没有人会注意到一个身高176cm,体态偏瘦,身穿网纹底运动鞋的男生。只见他从办公楼底层的杂物间搬出一把竹梯,搭在教育局大楼西侧二楼的阳台上。
在他攀爬的过程中,不知道他在思考什么?如果他在这时候收手,也许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我想对于一个17岁的孩子来说,他一定懂得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
高考,对全国考生来说是关于诚信、关于公平的一件大事,他与每个人的利益相关,而杨博的行为,无疑破坏了这种公平的原则,是与全国考生为敌;对于他自身,这是一种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损坏。这么严重的错误,他真的可以不计后果吗?
我们经常被教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孩子拿别人一块糖时,父母就会教育他,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防止他成为大偷。而孩子自心也会形成一种约束感,防止自己每次的小错,是防止自己犯大错的根基。
但这种约束感显然没有约束住杨博,他的行为已经替他做出选择。他爬上阳台翻进办公楼,通过大楼中间楼梯到了顶层6楼,在观察对面家属宿舍的活动情况确信安全后,关掉电源控制开关,顺着消防楼梯返回大楼西侧,通过竹梯下到地面。他把竹梯搬到保密室窗下,爬到窗前,用力拉大两根钢筋栅栏间的距离,凭借他瘦弱身躯的优势,顺利翻窗入室。成功进入到室内后,他用刻刀撬开7个柜子,用利器划开试卷袋,盗走其中的一份,然后又从窗户返回地面。当然,他在钢筋栅栏上留下了钳子的夹痕,汗液及手印成为他日后犯罪的证据。
回到家里的杨博平复了心情,唾手可得的高分已经遥遥在目。但就在他成功盗取试卷的第二天,他无意之间的侧耳旁听,让他听到一个胆颤的消息,有老师在议论试卷被盗。他匆匆跑回出租房,拿出试卷,看了语文作文题目和几道数学题后就躲进卫生间,把试卷全部烧毁冲走。这样做的理由在于,上面已经发现高考试卷被盗,有关方面一定会启用另一套备用卷,想获得高分的愿望已经落空。
2003年高考数学的考场外,很多人一定对“同学围坐在操场哭成一片,老师挨个开导”的场景不陌生。“6.5”全国高考试卷被盗事件,真的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那些数学成绩很好,有希望冲击重点高校的考生,失去了人生中的一次机会。
6月12日,考生返回学校填报高考志愿。杨博按照自己的意愿填报了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经济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但6月20日凌晨2点多钟,杨博被抓了。南部县人民法院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判处杨博有期徒刑7年。
其实刑法不是让杨博感到最后悔的,6月24日高考成绩公布时,杨博凭借自己的实力考取了515分的成绩,进入本科录取线。他回忆说:
“如果我不盗窃试卷,考上普通本科院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说这话的时候,懊丧和不甘心的表情明明白白地挂在他的脸上。
这时候,无论做什么说什么都晚了,苦果已经酿成。
进入到监狱后,杨博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因此他决定好好改造,重新做人。由于在狱中表现良好,所以他能提前13个月刑满出狱,但出狱时他已经23岁了,失去了青春里最好的几年。由于他的特殊的案底,最终他也只能以打零工度日,不能拥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了。
今天我们来看这个孩子的一切,我们应该知道:他错误的人生路从他产生偷试卷的念头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