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想说话,那就写写把。
2019年10月18日,海牙中心,21:20,我结束了今天的gym训练,还剩下泡沫轴放松就可以回家了。实不相瞒,放松的时候我就在想今晚回家吃点啥呢,毕竟我又完成锻炼目标了呢?一方面是今天还未完成的复习任务,一方面是我本能认为该奖励自己的美食,两个冲突的选择都试图dominate我今晚最后的几个小时。如果我选择了前者,我就可以在我的日程表上画一个√了;如果我选择了后者,作为一个重度食困者,我今晚绝对没有脑力再继续学习了,有可能会进入相对轻松的状态。
猜我最后选了啥?
鉴于一个人在家的日子,实在太容易废柴了,cozy的环境、独立的空间都比较让人过于松弛,所以就需要强大的系统调整和对抗啦。 锻炼结束后,我并没有立马坐车回家,而是打算再留15mins给今天收个尾,并且再计划下回家到底做什么。
这时,机智的我在gym的楼梯口拿出两片全麦面包、一盒酸奶。料想到每次锻炼完之后爱放飞自我的思维习惯,加之如真的很饿的话,我是完全无法拒绝第二种选择的。昨天健完身后,当我意识到这个系统性的问题后,直接计划好了今天“必带食物”。这件事虽说不是什么大事,但连着两天克制住了自己一贯的本能与惰性,确让我油然而生的满足感,大概就是对自己的想法、身体的可控度把。
今天动笔写文章的动机是觉得有几个想法一一定要写下来,免得过段时间又忘记了,或者又按照本能去做一些无用功。
(1)关于复习
我真是个忠实的自我观察者。就复习而言,按照过往经验,倘若我的复习姿势是正确的,那么有可能复习到24:00,然后再偷点时间看看书或者听听音频啥的;如果我的复习姿势是错误的,例如旁敲侧击地构建很大的复习框架、被动看ppt、不断积累更多无关紧要的复习材料,那种感觉就好像你想把天上的星星挨个看一遍到ddl的时候再抓住大行星狂看,如果是这样我怕是会抱着苛责自己“为何如此蠢”的心睡去把。
其实今天下午我就应该开始正式复习了,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感受到一股强大的阻力,我刷了几篇其他学科的论文、刷了几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写了一篇小日记、申请房补、出门见了个朋友,终于在图书馆坐下后开始复习了。说来奇怪,虽然复习taxation是我今天头号任务,我却活生生把它拖延到了18:00才开始。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是因为我自己没有想好怎么复习,而错误的复习姿势就像是default rule扎在潜意识里,指导着我应该这样开始复习。尽管周一我已经写好了复习的outline,可是由于我当时半被动填充构建的框架,outline并没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以至于今天的1h里我依旧采取了错误的复习姿势(不过也没有那么不堪,我还是用“以终为始”督促自己对一些关键问题作出了回答),事后想想还是有点小自责。
坐在回家的电车上时,我先是回顾了一天的重要时刻与感悟,紧接着税法知识点就自己在我的脑袋里冒出来了,这种自然而然的涌现与唤醒完全不同于你挺直身板坐在图书馆squeeze your brain的吃力感。这种状态也太美好了。我又想起了本科看的《暗时间》,遍默默告诉自己“灵感来了,状态对了,把握住”。
回家后,我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把框架过了一遍,试着回答了一些核心问题,有些东西需要记下来的就随手抓起一支笔直接在信封上写了草稿,大概2个15mins的番茄时钟后,我对于自己学了啥、怎么复习、复习量有多少,有了前所未有清晰的图景,真是不知道自己早干嘛去了 。起码,我现在非常有动力明早早起复习了。
简单的复习过程其实就体现了人脑的工作过程与状态。学习本身在于思考,思考的实质大于形式,但脑子里看不到摸不着的知识到底多少储藏进了长期记忆区不是个容易检验的事情,而这却是判断一个人知识掌握程度的关键。大部分人判断自己学得好不好,比较喜欢借助“形式”,例如花了多少时间、记了多少笔记..... 为什么呢?因为去接近检验实质的标准比数量性的标准更难丫,越细微越抽象的感知门槛越高(最近深切有感)。
鉴于我目前是一只个人成长记录者,所以并没有那种一定要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掰碎了讲清楚的责任,所以就做初步推荐,《认知天性》、《精进》的相关章节对于学习方法论的论述还蛮受用的,鉴于我太懒了就不摘笔记了。下次可以补上。
oh 时间不早了,我还想继续写:
(2)国外健身房新体验
(3)冥想进阶体验
(4)时间管理之日复盘
(5)国内国外生活对于审美观的影响
那就下次慢慢写把,这样有可能我还可以多点citation,以提高文章的科学性 。
今天是个大晴天,所以拍了不少照片,文末附上一张我需要研究下寓意的雕塑,请有知之士提供线索。
晚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