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完成了阅读的第二个目标,就是开始看家里的心理学的书。简书上伙伴推荐的四本书,刚好都有电子书,也已经准备好。希望记住学贵有恒。
虽然才看了《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两章,但已经学习到了很多。
一,四个圈里:
第一圈是最外面的,是外界现实,
第二个圈是我们过往形成的解读模式。
第三个圈是我们的反思(已经是理智了)
最核心的圈,是觉察性自我。和佛学里的本是虚物有关联。
这个知识点,让我明白为什么面对同样一件事,一句话,我们每个人的反应不同。也让我明白了人对信息的解读模式,已经在很早之前就形成了,这是一种进化的结果,让我们不必再为每一个新的时刻发生的事重新发明一个新的模型。这也就是所谓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来源吧。但是人究竟能不能有新的模型呢?
有的。这个就是去爱,去感受,去反思。专业点的说法就是:
处于发展中核心地位的依恋关系——前语言期体验——反思
二,安全基地
体验和反思的前提,是找到了一个安全基地。这是我们探索,发展和转化的必要条件。这也是关系建立的开始。
三,量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照看的质。
四,健康的发展依赖于双方在依恋关系中的愉悦程度。
五,依恋分类:
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回避型的依恋关系
矛盾型的依恋关系
混乱型的依恋关系
这些特征介绍得都很清晰。我可能在矛盾型这一类,而反抗比较强,表面冷漠的人,可能属于回避型。不敢下结论,继续看吧。
六,儿童早期旷日持久的分离对儿童造成的可能是毁灭性影响。这种孩子,对应痛苦现实的挣扎和努力,最初是抗议,而后是绝望,最后是不得不抽离。
七,婴儿和幼儿应当具备和母亲(或者母亲的永久性替代者)保持温暖的,亲密的,以及持续的关系的体验,在这个关系中双方都能找到满足感和愉悦感。
八,如果依恋对象在场,可以作为儿童的安全基地,在儿童需要时提供保护和支持,儿童一般会觉得可以自由去探索。另一方面,如果依恋对象暂时离开,儿童的这种探索就会突然中断。
先写着几条吧。感觉每一条,都是对我的写照和反思。莫非我对依恋关系的处理,还只是停留在婴儿阶段?我只需要确认这个人在,我就可以继续进去探索行为系统,但是一旦离开(对方去忙自己的事或者争吵),我确实就会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