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了那么多的书,我们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读书时不求记住书中的全部知识,只要有一两个观点,促使自己发生了切实的改变就足够了。其收获与意义比读很多书,但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要大得多。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为什么读了那么多的书,依然还过不好这一生?想起24年的时候读书读的真的是超级多,读的也很快,但是却没有引发自己的深度思考。

虽然很多的公众号作者都在提倡大量阅读,但我认为大量阅读是对的也没错,因为他就像我们平时吃过的饭,喝过的水,过去了就忘记了。

也根本记不起来上个星期的中午吃的是什么饭,但是他们造就了我们身体上的肌肉和骨骼,所以读书一点一点的文字熏陶,也能够改变我们的心性。

但我们读书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改变生活,很多事情没有答案的时候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这就是我们读书的目的。

而《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他自创了一个“熔断不读书法”,意思就是在读书的时候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触发熔断点,立刻停止读书,然后对这个出发点进行提问。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我有启发,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三个不同的事情上吗?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比如说:为什么这个电影这个片段会让我感动?他引发了我什么样的思考?

为什么这个产品让我这么喜欢?是什么让它与众不同?

就是在看到有触动点的时候立即停下来,为什么这句话引发了你的思考,然后追根溯源启用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去联想。

想起今天上午看书的时候,书中的一句话引发了我的触动点,然后用一下午的时间写出了一篇公众号,这就是对自己看书引发的正向反馈。

如果我们仅停留在只输入不输出,那么改变肯定不会有那么大,毕竟输入比输出要简单的多,灵希老师说过一句话,一本书,只要有一个点能够帮助到你,那么这本书就价值百万。

而我们读书的真正目的就在于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