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件事,是需要你在虚幻但美好和真实但残酷之间必须做出选择的呢?
曾几何时我痴迷于写小说,而我比较喜欢虐人的情节,就是那种,从头虐到尾的感觉。其中有一段设想就是,女主因为太过伤心自己主动选择失去记忆,却在日后发生了种种事情需要恢复记忆的桥段。
当时的我设身处地的想象我是自己故事中的女主角,没有任何犹豫的,尽管明知当时主动放弃的记忆是撕心裂肺的,也要想尽办法恢复记忆。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如果哪一天我知道了我的记忆有所缺失,哪怕那段记忆是我当初主动放弃的,不是那么完美和美丽的,我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恢复记忆,想起过往发生的种种。
在虚幻但美好和真实但残酷中,如果是我,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而《消失的女孩》一书中,金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尽管她一开始有些犹豫,但她终究还是没有抵得过对事情的真实度的向往。
当那个陌生的男人来找到她,告诉她现在的家庭并非她的原生家庭,两岁的她是在另一个城市,另一个家庭中无缘无故消失了,才会来到这里,过了二十八年之久的时候,别说是她,如果换做是我遇到这样的事,我的心情一定也会如晴天霹雳一样,震惊的无法形容。
事情就是这样,无论是谁有这样的经历,一定都无法接受,但同时还有着非常强的好奇心。尽管金知道,她现在已经逝世的母亲非常温柔,绝对不可能是绑架孩子的嫌疑人。
本来这故事的开头就已经惊讶到了我,抱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为书中的金担忧着,越往下读,越感觉迷茫。为何而迷茫呢?为作者这新颖而让我倍感紧张的写作方式。
一章现在,一章过去,一章现在,一章过去......没有任何过多的解释,仅仅只是让我们的思维跟着这悬疑的故事从现在穿梭到过去,又从过去穿梭回现在,当我刚刚熟悉了现在发生事情的节奏,故事回到过去,那个两岁的小女孩失踪的时间和地点,所有人都出动寻找女孩的场景。而当我又熟悉了那个紧张的,众人都在为女孩担忧的节奏,故事马上回到现在,那个让人迷惑的,金的寻根之旅。
故事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一边是金那随时处在崩溃边缘的寻根之旅,一边是两岁女孩失踪,伴随着恐怖的教会“心内之光”的“弄蛇者”们的变态做法,和消失女孩爸爸对住在曼森的所有人都持以偏见的家庭里的特拉维斯的不敢承认的别样感情......
故事的一条条支线中,有一个个我们一时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线索,穿梭于过去与现在:过去寻找消失女孩的一条条令人毛骨悚然的线索,和现在金看到的,面前令人可怜又可气的姐姐,令人毛骨悚然并不会喜欢的生母,曾经颇受“心内之光”教会感染的祖母,唯一一个看似正常,却太过刻板的哥哥,这一切的一切,都让读者不会如往常读书一样有着此起彼伏的心情波动,而是神经一直被绷着,绷得紧紧的,一直处在神经高度紧张的状态,从未有过半刻是歇下来的时候。
跟随着作者一直紧绷着神经,拨云见雾般的看看,这个从两岁开始,就一直被迫受命运摆布,消失的女孩,时隔二十八年之久,伴随着曾经因为五分钟没陪伴在她身边,一直认为让她消失的是自己,怀揣着二十八年愧疚的哥哥,是如何解开当年的谜团,如何放弃了虚幻但是美好的现在,也去追寻事情的真相的金,哦不,应该说是萨米,那个二十八年未解开的悬案,是如何一步步浮出水面的吧!
虽然事情的真相或许会不尽如人意,但那始终是事情的真相,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当时忘记或者被迫受了命运的摆布,事情终究是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就像我一开始说的那样,如果让我在虚幻但美好和真实但残酷之中做出选择,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无论真相到底有多么残酷,我都有理由去知道真相,即使那样会打破现在或许风平浪静,岁月静好的现在,但那终究不是事实,是不能逃避的。
自古以来,女人的一生,就是颇受偏见的,从古时候出现的男尊女卑的看法,到现在都仍旧未能真正的消失殆尽,仍旧有很多人对女性群体抱有偏见。很多时候,这种偏见就像书中的“心内之光”教会一样,披着华丽的皮毛,伸出无数个肉眼不可见的触手,肆意摆布别人的人生,让很多被迫接受摆布的人都已经麻痹,只是迷茫的选择活在当下,活在那些虚幻但美好的世界中,都忘记了反抗,去追寻残酷的真相。
“不完美才是生命的真相,接受改变比坚守过去更需要勇气”这是本书封面背面的一句话,在我看来,这句话恰好完美的对书中的故事进行了概括,也对我们打破陈规,追寻真相,提供了莫大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