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五,我去学校接女儿放学。回家途中,路过幼儿园外的路段时,她说她饿了,想吃东西。幼儿园外的小巷,此时虽已过了家长们接孩子的时间,但依然还有一位阿姨在卖热气腾腾的黄粑、麦粑。
记得女儿读幼儿园时,每天下午4:20分,园门口便排起了前来接孩子的长长队伍。这些队伍当中,大多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人一卡,打卡入园。从早上脱离家的港湾,在幼儿园中快乐地成长了一天的孩子们,此刻又回到家人温暖的怀抱。
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再加上家人的疼爱或者溺爱,他们提出的关于吃的要求,家长们一般都会有求必应。我是一个对小孩常吃零食比较反对的人,所以对于女儿的零食,我一般都会有意识地选择和控制。但是,对于她想吃的粑粑类,不论是黄粑、糍粑、麦粑、猪儿粑之类,只要她想吃,我都会买,吃这个总比吃包装零食类强吧。
幼儿园门口,幼儿园值班老师、学校门卫,总要给离园的孩子们亲切地说“小朋友,再见!”幼儿园老师们以身示范,教育孩子们从小做起,懂得礼貌待人。
一出园门,通常都有好几处在卖糕点、炸土豆、粑粑之类,食物主要以热为主。小商贩们也懂得大人的心理,知道热食对孩子们身体的成长有利。香喷喷的粑粑或炸土豆,其气味弥漫在小巷之中,置身于这样的环境里,有时大人都有想吃的欲望,更何况正处于长身体时期的孩子们呢?所以,一个小商贩面前,总是围了一圈的孩子们。
有时我去接女儿,我就告诉她,其它零食就不要考虑了,想吃的各种粑粑可以随意买。记得她喜欢吃黄粑或红糖的麦粑,有时为了鼓励她多吃一点,我就逗她说:“你看这么大个,要不我把它分成两半,你少分一点,我多吃些,怎么样啊?”“不行,不行,我吃得完!”女儿听后连忙拒绝我的提议。呵呵,这激将法还挺凑效,不一会儿她就吃完了。
读幼儿园是自由的、快乐的,没有家庭作业,没有老师与家长过多的叮嘱,孩子们在属于他们的世界里,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无忧无虑!
现在,女儿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记得一年级时,有时早上从广场路过,看见幼儿园亮着灯,她会说,老师们一定在给小朋友准备早餐了。好多次路过幼儿园外的小巷,她都会不由自主地朝小巷内看一眼。有次放学回家,她对小容说:“妈妈,我怀念幼儿园的生活,都好想再去读一次幼儿园!”或许,那里,有她成长的足迹,那里,也有她美好地、满满地回忆吧。
看着正在幼儿园小巷内正在卖红糖麦粑的阿姨,我带着女儿过了街,我给她钱,叫她自己去买。卖红糖麦粑的阿姨正在低头给一个小男孩剥麦粑叶子,抬起头来,看见我女儿走过来了,“小朋友,吃黄粑还是红糖麦粑呢?”女儿有点腼腆地用手指了指红糖麦粑。阿姨熟练地把麦粑叶撕下,递给女儿,“以前接你上学的是你爷爷还是你外公呢?”呵呵,这卖粑粑的阿姨记性真好!观察力够仔细!过了一年多的情形都还那么有印象。
女儿买好了红糖麦粑,顺着街道,我们来到广场上。在这深秋的季节,今日的天气,阳光灿烂,难得的好天气。太阳虽已西沉,但此时的广场,依然留有阳光的余热,依然留有悠然自得的人群。我牵着女儿的手,穿过广场,朝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