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决心每天更新文章,写写东西,不能整天埋没在琐碎的洗衣做饭里,那就真的会活成了“几十年如一日”。所以,人生还是要折腾。
小区楼下,有几间车库改造成的麻将馆。白天晚上,不管我何时出门路过,那里通常都座无虚席。
放在几年前,当我还沉浸在学了心理学的优越感里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内心可能多少会生出不屑一顾的傲慢。
几年后的今天,我倒也接受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只是内心里仍然会生出些许疑惑,那些日复一日也参与其中的年轻人,是否真的在这样的生活方式里感到快乐和满足?
我并非是要多管人家的闲事。在别人的故事里,或是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看法里,我时常可以找到自己可以参考的部分,也正是这个部分不断更新和拓宽着我的认知。见多了“世面”,心胸也自然广阔了些。
因此,我是研究型的好奇别人的想法,看看自己有没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把这免其名曰“见贤思齐”。
如果不折腾,每天只是浅层的快乐,这样的生活也真的会令人满足吗,会生发来自内心的喜悦吗?
是不是人不同,活法不同,追求也各不相同?
好像是这样。
恩师本可以拿着优渥的退休金,“无所事事”的安享晚年,可他却顶着重重困难和压力,几年奔波在新学校的筹划中,最终,筹资几百万将这幅教育的理想画卷徐徐展开。
从青丝到白发,40年教育一线的务实耕耘,无数荣誉的背后,是这颗毅力的心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
如今,站在这幅画卷前,他说,我要么不办学,要办就办全国最好的,我们就是要做到行业的标杆,成为行业的旗帜。
从青山绿水间的学校选址、学校里一草一木视野开阔又幽雅的校园环境、着力于解决孩子问题的课程设置、矫正方案、师资的严格且高标准的录用,再细节到所有关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如食堂饮食是否满足孩子们长身体的需要,选择成本至少高一倍的木床而不是铁床、花高价配置10吨的热水桶让孩子们在冬天也能不用排队的好好洗澡、一律6人间而不是几十人一间的卧室、搭建足够空间且阳光充分的晾晒区等,点点滴滴都凝聚着老师为实现这个最好的学校的奋斗目标而付出的努力。
我爸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拼爹拼背景,和你老师比起来,我这个父亲太微不足道了。我把这话讲给老师听,老师说,这话至少说明你父亲是一个朴素的父亲,他可以这样跟你坦承他的局限。
朋友听了老师的故事,感慨的说,我觉得我好荒废时光啊,他老人家像一道光,明亮的在那里闪耀着,提醒我们不要虚度光阴,要做有价值的事,过有意义的生活。
其实对于我,又何尝不是。
这些年,老师曾多次邀请我来参与他的工作,但我都因照顾孩子为由忍痛拒绝了。
感谢老师并没有因此放弃我,一直和我保持联系,并提供成长的机会。到今天我能有自由的时间来工作,也多亏了老师适时的批评和建议。
我一直是被老师推着向前,如今我身为学校的一份子,跟着这样一个有能力有情怀有毅力的人一起工作,身在其中又何其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