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教育这个没有前途那个没有前途的时候,个人就主动放弃了思考,以别人观察到的世界来制定自己的未来方向,自然不可能找到自己。
最近很烦恼一件事,在看书的时候,发现不管怎么看书,都看不进去,翻过几页纸之后再回头看,不知道前面讲的是什么。试用了各种读书方法,依然不见效果,在痛苦纠结自己这是怎么的时候,发现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回想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呢?发现是从自己放弃写作。
在写作的时候,自己每天都会想着将自己的生活记录下来,在碰到事情的时候会主动去思考,去问自己何以至此,事情怎么就发展成了这样。在这样一次次的问话中找到答案,找到了生活的兴趣。在写作的过程中间,自己的感知能力得到了锻炼,随时记录生活的习惯让自己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什么,时刻的反省自己。
因为失去了生活的兴趣才来认识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不知道是先没有了感知能力而放弃了写作,还是没有了写作进而放弃了感知能力。在失去了对生活变化的感知能力后,一个深刻的印象是自己一点点对生活麻木了,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那些以前觉得有趣的事情,也因为熟悉感慢慢的失去了兴趣,就这样被熟悉的生活包围了,也渐渐的失去了开阔生活的勇气。
时常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同事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大家都谈谈的头头是道,下班后除了酒精就是麻将,都知道自己当前的生活没有前途,可是到了面对具体的选择的时候,又到普遍的选择走原路了。感觉做生不如做熟,就这样做着也很好的,当前让生活的条件成了他们进步的阻力。对生活也如我一样,只会在酒桌上的思考,想起自己还有过那些想改变自己去更好生活的想法,在酒桌上知道自己还对生活没有麻木。
当个人失去了生活的兴趣的时候,那就是痛苦的开始了;因为他已经失去了感知生活变化的能力,对于自己和身边的事物发展的趋势,不在想着去看清问题,而是别人给什么自己就做什么,已经失去了主动性,完全变成了生活的木偶。
反观自己身边生活不幸福的人,普遍都是那些对现在的生活失去了兴趣,又没有找到对生活重燃起兴趣的爱好,时常感觉到生活的空虚而无法自拔。对生活的麻木,进而渐渐的放弃了寻找兴趣,也就这样错误的循环中,越来越觉得生活无望,渐渐的生活没有意思,找不到幸福快乐的出处。
个人放弃了感知生活,也就放弃了思考自己的生活。不曾热爱过生活,又哪里来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