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波杨山
图片:来自网络
1
真正的学者啥样子呢?
是季羡林这样子!
这是我读完季羡林《人生的境界》一书之后的强烈感受。
具体讲,借用周国平先生一篇著名文章中的说法,真正的学者,就是心地善良、心灵丰富、灵魂高贵的样子!
2
季羡林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关于这一点,我从他的《两个乞丐》一文中获得了格外鲜明的感性认识。
那两个乞丐,是他上小学时见到的。
那是作者70多年前的记忆了,而许多细节仍记得很清楚,可见留给他的印象之深刻。
第一个乞丐是个老头,双目失明,找不到施主的大门,只能在大街上高声乞讨——作者称之为哀号,换来几个小钱和半块窝头。
作者起初对他不太在意,但久而久之,忽然对他产生了同情,因为想到了自己从未见过面的祖父,在这个老乞丐身上他仿佛看到了祖父的影子。
于是,他忽然很喜欢在路上碰到他,甚至把自己买早点的钱全给了他。
作者想象着那老乞丐接过小制钱时的心情——他大概欣慰地感到了人世间的一点温暖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这不是善良人的同情之心又是什么呢?!
另一个乞丐是个老太婆。
她也是双目失明,但是竟能找到施主的家门。
她经常到作者的家门口来乞讨,由于每次都不落空,所以产生了感情,隔一段时间就会来一趟,和作者成了熟人。
老太婆自称住在一个乱坟洞里,而她竟然还有心情在洞口种扁豆!
她一个盲人,竟然种出了扁豆来,并且摘了扁豆给作者送到家里来!
作者说那是他一生中吃过的最好吃的扁豆!
时隔大半个世纪,作者在自己年龄比两个乞丐当年更老的时候,将当年的这些事情一一道来,行文中充满了依依怀念的深厚感情。
这真是个心地善良的学者!
3
季羡林是个心灵丰富的人。
他是个非常懂得感恩的人,特别是感激师恩。
他回忆在清华求学期间,他读过陈寅恪已发表的全部论文,并且旁听过他的课程,从而受其影响,有志于研究梵文和巴利文。
这是他作为学者,最初在心灵中萌发的求学深造做研究的种子。
由于天赐良机,他随后留学德国十年。
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他遇到另外两位恩师:一位是瓦尔德施米特教授,他在自己开的梵文课上一丝不苟地指导着他这个唯一的外国学生!
另一位是西克教授,他更是将自己平生绝学的吐火罗文研究心得毫无保留地悉心传授给了他这个异国青年!
1987年,作者曾重返德国,在小城哥廷根,探望了依然健在的瓦尔德施米特教授!
作者自认为一生的成就主要不是靠勤奋与才能,而是靠机遇,而他之所以能够获得那么多、那么好的机遇,我认为与他懂得感恩这一点密不可分。
在德国,当他完成学业之际,听说陈寅恪在英国就医,他感念师恩,就写信向老师致敬,并将自己留学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寄给对方,作为十年学习成绩的汇报。
陈寅恪很快回信,举荐他到北大任教!
凭陈寅恪在学术界极高的声望,北大三位领导立即接受,于是作者三十几岁年纪,成为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而当时他的一位同事,北大的西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是朱光潜教授,这是教过作者美学课程整整一年的另一位恩师!
4
季羡林是个灵魂高贵的人。
季羡林相当纯粹的学者本色,不仅体现在他硕果累累的学术研究中,也体现在他眼里只有真理不向强权低头的执拗脾性上面。
在十年浩劫中,他不是被革命闯将们找上门来打倒的,而是他自己跳出来反对那位只手遮天、倒行逆施的“老佛爷”,才被打倒在地的。
季羡林的灵魂是高贵的,他一度拒绝忍受人格被肆意凌辱践踏的命运,他因此选择了自杀的极端方式!
然而最终自杀未成,他仍被拖去批斗。
当他被游街批斗完毕,被人一脚从汽车上踹下来,满身都是批斗者唾液痰迹的他,躺在11月的寒风中半天爬不起来时,他猛然顿悟:原来想象中的凌辱,所谓批斗,不过如此,并非无法忍受!
就这样,他忍耐下来,在那样极端艰苦的恶劣环境中,念念不忘做学问,并最终以惊人毅力翻译完成了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
在那样极端艰苦的恶劣环境中,他高贵的灵魂不仅没有屈服于命运,还迎来了一生写作翻译的第一个高潮!
而正是他高贵不屈灵魂的屹立不倒,更支撑着他在后来进入耄耋之年后,迎来另一个写作翻译的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