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人处世上,大部分是冷漠状态,所以裁员之后,也很少有人主动联系我。
初期有几个较为频繁的关心,在我淡淡回复之后也渐渐消失。
近期又收到几份关心。
许是过完年后想看看我的近况有没有改变,还有几个是同病相怜后的诉苦。
今天晚饭期间,又收到一个,对方先是做了一些职业选择的建议,我不想深聊,便说了一句“只想躺平”,“你可以的,做一个不求上进的本地人吧”。
这也许是我当下真实的选择,但看到这句话我还是会有些失落与不甘,甚至带有几分气闷,玩完一局小游戏后才回复了一个不痛不痒的表情包。
最初也有人为了让我宽心,说道“不差钱,过完年再看,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别人来抱怨的时候也会一再强调自己可能要断供了,压力太大;“本来就是,女孩子有个班上就行,三四千就够了”
在这样的固有印象中,我似乎理所应该享受我的先天优势,不必杞人忧天。
事情发生4个多月,我也接受了我以后确实要换赛道,在原本行业是没有位置了,选择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一边调整生活节奏一边考编。
但这个心理转变,或者对自我价值的再认知,我经历了很长时间和很多个阶段。
1、最开始,我网站上投简历都不愿意,一旦投出去就等于公之于众,所以都是网上看信息,再私底下问问熟人是否真的在招在让他们投个简历,选择的工作也是和原来差不多的,并进行了一番挑选,太卷的太远的不要~
2、后来,身边资源用尽之后,我开始网上写简历,最开始认为多数是机密,不可写太细,还刻意屏蔽了前司,但投递的依然是以前的工作岗位。
3、又过了几天,在一个回复一个询问都没有之后,我开始精修我的简历,投递选择丧扩大范围,但凡属于市场研究范围内的都投,那是的我还报有过完年就可以面试的期待。
4、真的过完年后,我在一次和别人聊天后,询问了一家被我pass的公司是否还在招人,因为这家公司需要公开发表一些内容,带上姓名,连载公众号(又一个公之于众),而且对于在这个行业的人的职业发展顺序上,选择这家公司,我是在退步。当然后来也没有后续
5、最后这个阶段,但凡能到8k的工作,我看着能有机会上的,都一一投出了简历。
我依然怕被人知道,同时也接受别人知道,但不想和他人讨论这件事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到现在我都没有主动和MJ以外的人说起过这件事,有邀约也拒绝,哪怕是平时可以一起玩耍的同行。
上周接到一个电话,今天中午确认了面试时间,5-8k的助理工作。
似乎有些转机。
另外报考了新区的国企和吴江的事业编,却无心看书,对比之下,年前疯狂复习的那27天,也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