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章的起源都是来自于一位集美丽与特别的川妹子组织写作活动而来。
思维方式,是体现一个人的重要指标。它也是我们指导我们做事的开端。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也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就好比在当今的炙手可热的话题互联网思维,跨界思维,杠杆思维等等。这些都是来自思维方式的不同组合。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逆向思维。
比如微商商业上的一个正常逻辑:我们先想好主要针对哪些人群是卖产品→再想通过什么渠道和方法去卖→最后想找一个好的产品
逆向逻辑:先找好一个产品→再想方法和渠道→最后定位到人群。
这是一个逆向思维的方式。
又或者我们来一个脑洞大的议题。
想想象你关在牢房里,不是一般的牢房,是美国监狱的黑牢,独自禁闭。(类似美剧越狱里的紧闭)你之所以落到这里,因为你是银行大盗,抢了20多年银行,抢了普通人几辈子才挣得到的钱。你已经第三次被判刑,依法是自动判终身监禁。
监狱对你倍加提防,因为以前在其他监狱你已经两次成功越狱。监狱建在岩石上,像以前那样挖地道不可能。监狱没搞三产,没有闲杂人等来来往往,趁乱逃走没机会。就算你生病,送到监狱医院还没三分钟,就被狱长派人推回牢房。“死也要死在牢房里”。
没有人从这里逃出去过,自你之后也没有。
“不信你试试看。”狱长说,“机枪等着你。”
试试就试试。
从哪里开始呢?这时候我们的正常思维开始了。想要出去,就要从门出去。怎样从门出去,需要一把锁。锁怎么来,在狱警那里。怎么样从狱警那里拿到钥匙,这时候卡住了。我们又怎样拿到钥匙。
不对。这时候我们换一种方式。
这事要从在哪里结束开始想。
越狱就是要站在高墙之外。要站在墙外,那么首先你得爬过墙,那么首先得需要警卫不朝你开枪。
什么时候警卫才不朝你开枪?他搞不清楚状况的时候。
什么时候他会搞不清楚状况?晚上比白天更有可能。但光是晚上不行,监狱有探照灯。最好得是风雪交加的晚上。光看不清楚也还不够保险,最好他看到你的时候,你穿着警卫制服。
你需要警卫制服!
怎样才能获得警卫制服?你得制服警卫。
怎样才能制服警卫?你得有把枪。
怎样才能有把枪?你得有个内应。
可是你关在黑牢里,哪里来的内应?
卡住了。
两条哲学思考能拯救你。
第一,对监狱来说,最强大的地方也最脆弱。第二,对越狱计划来说,最不靠谱的地方也最有用。
合起来就是三个字:想不到。得让所有人想不到你竟然这么干。什么人让所有人都想不到?
没人能想到你会用官方的线人来做内应。监狱内人人皆知他是告密者,同伙都判了重刑,就他刑期最短,狱方安排的活最轻,还偶尔让他出狱办事。他也是惟一能进出黑牢的犯人,帮忙送饭。
搞定他是你惟一选择。这时候就是问题突破的关键了。
最后这位成功越狱者叫萨顿(William Sutton),银行大盗、越狱高手、FBI十大通缉犯,抢过几十家银行,成功越狱三次,未伤过一人。他的自传叫《钱就在那里》( Where the Money Was )。他不是什么好人,只是盗亦有道: 从目标回溯过程,随时随地学习,胆大心细,周密策划,洞察人心,危中求机,孤注一掷,于绝地找到生机,大盗萨顿之道。
这样的逆向思维是否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快速的解决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