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记叙一种声音,但迟迟不能动笔,已经过了两周,也有两周没有听见了,再不记叙,可能就再也回想不起来。
那就是秋虫的声音,每天清晨都会探出身,低下头,侧耳细听。窗前的三角地绿化,不大,种着樱树,广玉兰,还有老爸破坏绿化种下的枇杷树,秋虫的声音就来自那里。
天蒙蒙亮,路上车辆稀少,秋虫的叫声显得格外清晰。辨音识虫,没有这个本事,可能跳在眼前,都不一定认识,但最响亮的声音是蟋蟀,应该确定无疑。
秋虫的起始音始于入秋,那时还有稀稀落落,队伍不整的蝉鸣声,但风头已被虫鸣声盖过。印象最深的是一天下班,走进小区,听到一只知了卯足力气,声嘶力竭,拉长声调,可怜已是强弩之末,声音陡然从空中坠落,如同断了线的风筝,消失于茫茫夜色中。当然,秋虫还是继续,旁若无人地放声歌唱。
秋虫虽小,很不起眼,甚至了无所见,但声音鼎盛之时,可以力压清晨的鸟鸣。动听悦耳,韵味百转,即便百灵鸟,也会识趣地退避三舍。
深秋时节,秋虫声逐渐减弱,寒露霜降都是无法抵御的大杀器,就像秋风扫落叶一番,秋虫也识时务地降低调门。也有心犹不甘的,霜降的前两天,还听到一只蟋蟀寂寥地独唱。霜降到来,间或有一两声后,就再也听不见了。
鸟儿再次成为城市树林的王者,叽叽喳喳,叽叽啾啾,咕咕咕咕。但每天清晨,还是会探出身,静心细听,希望能捕捉到秋意流长的秋虫声,即使从未有机会谋面,即使小到被忽略至未曾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