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喜欢学语文,经常需要背诵一些文学常识,其中印象最深刻也最经常考到的一点就是四书五经都包括那些作品。
四书里面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唯一看不上的就是《中庸》,说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事态度,可我总感觉所谓的中庸之道不过是消极不知进取的人拿来偷懒的借口。
后来读了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里面专门拿出一章来讨论中国古代的这些不同的大家的思想和处事态度。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超然脱俗,一个代表积极的人生观,一个代表消极的顺应天命的人生观,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态度,也是人类天性中所共有的,大部分人都是一半儒家主义,一半道家主义。
后来再发展,介于两者之间,诞生了最聪明最合乎人性的中庸思想。这也是孔子的孙儿子思所倡导的中庸生活,也就是四书之一《中庸》的作者。
在《生活的艺术》里,林语堂列举了很多合乎中庸思想的现实生活,一个人既不盲目地积极进取追求名利,也不会一味地无所事事懒散度日,最完美的状态就是他既能积极地工作生活也能够偶尔地偷偷懒打发打发时间。
你说他懒惰,但是该用功的时候他也很用功,你说他勤奋,他也会偷得浮生半日闲,很会享受生活。因为最勤奋的人不是会享受生活的人,也称不上有智慧的人,最懒惰的人不会通过双手打造自己的人生,当然更不值得我们效仿。
所以理想的生活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折中的生活,一半一半,喜欢读书,但全看心情,想读的时候就泡一杯茶,靠在沙发上读它一个下午,不想读的时候就暂时搁置一边,即使书本落上灰尘也不必有罪恶感。
喜欢写作,就一周写上它一两篇,如果当下想法较多就多写点儿,如果实在没有感觉那就暂时放放也无妨。
喜欢跑步,就戴上耳机跑上它几公里,要求也不多,每周跑上两三次,每次跑个三公里就很满足。不求速度,不求距离,只是很享受在安静的夜晚,月光洒在身上,感受着舒适的凉风,听着欢快的音乐,跑上它几公里就很享受。
如果我发愤图强地给自己定下任务目标,每天必须读书五页,写一篇文章,然后还要坚持每晚跑步,咬咬牙也是能做到的。或许我这么努力读书会变得更加博学多识,我天天写文章很快就能上首页,会收到更多的喜欢和关注,或许一不小心还能成为简书签约作者。我天天跑步增加训练量,积蓄了更多的体力和耐力,我甚至可以去参加半程马拉松,甚至全程马拉松也未可知……
可是,我不愿那么做,我知道如果我每天强制自己固定读书多少页,那么美好的阅读时光也会变得像执行任务一样刻板和敷衍,不会发现书中的美句亮点,更不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智慧。
每天写一篇文章也会把我搞得精疲力尽,写过东西的人都知道,一天一篇文章工作强度真的很大,会把自己的想法榨干,或许每天写一篇文章思索提炼会让我生出偏头疼的毛病,不再把写作当作自己热爱的一件事情,甚至从此再也不喜欢写作,害怕写作。
天天跑步积累参赛实力也让我无暇再去欣赏头顶上的那轮充满诗意的圆月了,过去总是哼着小曲欢快地换上运动鞋,现在却需要痛下决心才能去换装备……
两种生活方式进行对比,第一种一半一半的思想观念当然毫无疑问地更受青睐。
这样折中的理想生活状态,清代诗人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里描写的很美妙:
饮酒半酣正好;
花开半吐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
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
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
这是其中的一部分,单是去想像一下这样的生活就很舒适美好。所谓盛极则衰,月满则亏,中国古代的这种中庸哲学,这种折中一半的艺术真是一种智慧的乐享人生的一种现实主义哲学。
半玩世者是最优越的玩世者,生活的最高典型终究应属子思所倡导的中庸生活。
因为古往今来在不知不觉中所认为人世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要怎样去享受人生?谁最会享受人生?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寻找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地忍耐,幸福的生活。
毕竟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人生外,还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