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的通俗读物,与洪应明的《菜根谭》,王永彬的《围炉夜话》共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这是一部记录名言名句之书,所有句子皆有出处,但汇集一处,又自成一书;全书分为“醒,情,峭(qiào)”等十二卷,共一千五百余则,内容涉及立言,立德,为学,致仕,立业,治家等各方面,主要表达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下面来看看这部经典书籍中的“灵篇”:
1.让利精于取利,逃名巧于邀名
让利精于取利:谦让利益,比夺取利益更为明智。谦让就能够避免愤恨,就能够避免祸患。
逃名巧于邀名:逃匿名声,比寻求名声更为智慧。想要获得一个赞,得到一个好名声,越想得到越得不到,最终反而受制于人,反而被弄臭了。
2.唾(tuò)面自干,娄(lóu)师德不失为雅量;睚(yá)眦(zì)必报,郭(guō)象玄未免为祸胎
唾面自干,娄师德不失为雅量:娄师德所说的唾面自干,对待不平之事始终持有忍辱之心,就是雅量,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
弟曰:有人唾面,洁之乃已(yǐ)。
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睚眦必报,郭象玄未免为祸胎:微小的仇恨也要报复,郭象玄这样的作为不可避免会成为祸患。
什么是睚眦必报?别人发怒时,瞪自己一下眼,也一定要报复。这样你的仇敌就实在太多了。
3.闻谤而怒者,谗之囮(é);见誉而喜者,佞(nìng)之媒
闻谤而怒者,谗之囮:听到诽谤而动怒的人,就是给谗言的人机会。说啥你都信,激你一下就拍案而起,不遥控你,遥控谁?
见誉而喜者,佞之媒:见到赞誉而高兴的人,就是给谄媚的人可乘之机。
4.说得一句好言,此怀庶(shù)几才好;揽(lǎn)了一分闲事,此身永不得闲
说得一句好言,此怀庶几才好:说一句好话,如此情怀还算可以,你好我好大家好,见面乐呵呵。“庶几”是表示希望的语气词,是“或许可以”的意思。我们要会赞美别人,不要吝啬赞美之词;赞美他人,就是最好的并且不需要花一分钱的礼物。
揽了一分闲事,此身永不得闲:揽一份闲事,自身便会永远不得安闲,乃至于喜欢揽事成为了习惯,拍拍胸脯“包在我身上”成了口头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要到处凑热闹,好奇心太重,过于热心,结果搞得自己很被动,很疲惫。
5.有书癖(pǐ)而无剪裁(cái),徒号书厨
有爱看书的癖好,却不加选择,只能白白叫做书橱而已;顶多是个书呆子。
这世界上书籍实在太多了,根本看不过来,所以务必进行选择,选择有价值的书籍,选择经典的书籍,选择你喜欢的书籍。
6.凡名易居,只有清名难居;凡福易享,只有清福难享
凡名易居,只有清名难居:庸俗名声容易享有,清廉的名声却难以拥有。当然前提是要做到清廉,生活务必简单,物质上的需求必须减少,与世无争。这说来简单,真正做到却很难。
凡福易享,只有清福难享:普通的福气容易守住,只有清福难以享受到。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拥有一份闲适的心情,想干嘛就干嘛,对自己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人对于生命,对于自然,应该时时心存感恩。
感恩天地灵气给我们带来的无限风光,感念一路走来,经历的酸甜苦辣。
我们要常常回归大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体会到万物之灵,寻找到内心的灵气。
享受生命里难得的安宁,只与喜欢的朋友交往,更要常常和自己相处;充分体悟自我和世界的灵性,以此获得幸福,以此获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