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很久没有写过日记或者是随笔了。19年年末的时候落地了简书,起因虽然是想找一个地方把小Q的故事放上来,实则真的也是想找一个可以写东西的地方。一直有一个习惯,每次找到一个可以记录的地方的时候,我都喜欢写一篇落地的文章,作为开始。
上一次写随笔落地还是在csdn,写了几篇总结技术性的原创后,就了无生气了,不小心在一个文章里留下了手机和微信号,导致很多网友添加,老找我解决技术难题。由此我才知道,我写的总结竟然那么有用。
不枉我装Anaconda,装了一整周。踩了一堆的坑。评论和点赞让我收到了鼓舞,也算是成年后,又重新找回了写东西的信心与决心。
在上高一之前我其实是一直保持写东西的习惯的,怎么说呢,这个习惯是有阶段性和暂停性的。高一之前写的,都是一个少女(哈哈哈,忍不住想笑)暗恋的美好。小心思,小野心,小心情,小目标。
我是一个极其念旧的人,由此培养了留着旧东西不愿意扔的坏习惯,尤其是当年那种矫情且不忍直视的文章,无论现在看来多么“恶心”,愿意保留。
那个时候,还在百度空间。不得不说百度空间这一板块的改革与退出真的是极其让人遗憾的一件事,觉得如果他发展到现在的话,一定不输微博。与贴吧捆绑,是一个净土真的是。那个时候还没有那么多大v啊什么认证那种真实的加持。给了书写心情,分享心情的人们一块儿天地。
陌生人才更能共情。
高一之后结束暗恋,学业繁重,也逐渐停下冲浪。但是人压力还是有的,从在线转战到了线下的笔记本上,草稿纸上,甚至是课本上的习题旁。能够自我排解的人是很少的,更多情况下,需要共享。压力一大就写写,陌生人变成了偶尔有泪痕的笔记本。
我一直自诩自己不是个矫情的人。不应该是我的人设啊。但是,嗯,不可避免。这是双鱼座的人吗,瞎想倒是真的,矫情,嗯,也还是真的。
每年的年初年中年末也都还会保留写篇小日记的习惯,如果日记的频率过高,那一定是那段时间很闲,自己在瞎想,或是属于徘徊和迷茫的阶段。我的日记一般都是: 好久没有动笔……最近……自己一定要积极……加油……!这种格式。先说一下自己的惨状和迷茫,然后鼓励自己。我觉得我还挺积极的。哈哈哈哈哈哈。 这是上大学后的常态,空余的时间时长会让人感到迷茫和无奈(实际上就是闲出屁了,然后乱想)。虽然我从来没觉得,这样的写作或者说是日记有问题。
我有的时候会假装高深的告诉我,这是让自己不忘初心的行为。但是认真的翻了翻以前的东西,发现我还真的完全不一样了,就像真的所有细胞换了两遍一样的表现。我都快想不起以前的初心是个什么东西,以前的坚持,是啥玩意儿。哈哈哈哈哈哈,我觉得大多数人应该都是这样的吧。
啊呀,发现上面说了一堆屁话和废话。
大学毕业以后,觉得自己越来越懒,每次提笔想写,完全不能被打断,要不气氛全无,说散就散。无法静在桌前,静在心前。这应该是年轻人浮躁的特性吧。我觉得。一直都想坚持写一些工作的总结和学习的总结,却总是偷懒。想记录一下心情,给以后的自己看,也总是偷懒,还搪塞自己矫情。想像小时候一样记录一下自己的脑洞(小说),也无法总是才思泉涌。我有时候在想是什么限制了我的想象。
是懒。是浮躁。(好吧,我承认真的是我懒)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写一篇这样的落地文。写到这儿我发现我抓不住我的重点,也抓不住我的立意。我想起了我众多的写作工具,想起了我每个阶段写东西的特点,我还想起来了我每次写东西的心情。
但是我确实想不起来我怎么开始敲这篇日记的缘由,别看才过了30分钟。你可知30分钟之前我在学习,在敲代码。啊哈哈哈。允许自己放纵的果然只有自己。
嗯,但愿这是一篇好的开始,不是仓促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