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思考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绘画到影像

1.图像的复制与精神的挪⽤——⽐尔.维奥拉和录影美国艺术家⽐尔.维奥拉……的录像作品最关注的就是时间的持续性。……整个影⽚持续了⼗分钟,由⼀种缓慢得令⼈不易察觉的运动图像组成。静谧的画⾯上缓缓流动着⼀种亲密的情感,留给观众⼤量的想象空间。/它的意义不在于重新演绎宗教故事,⽽在于对遗忘的宗教史和绘画史的重新审视。/艺术家通过减缓录像速度、延长叙事时间的⽅式,迫使观众进⼊沉思默想的状态,并与媒体建⽴起⼀种真实的接触。

维奥拉的灵感依然来源于⽂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画,他说:“那个旧的画⾯只是⼀个起点,我感兴趣的不是挪⽤或是再现,⽽是进⼊这些画⾯……表达它们,占据它们,感受它们的呼吸。”可见,维奥拉所作的不仅仅是对经典图像的挪⽤,⽽是精神上的借鉴。……《激情》系列展现了⼀种艺术与数码技术“真正创造性的”结合,重建了艺术观念并引领了图像制作的新时代,重组了⼈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利⽤信息的潜能“扩展了⼈类所掌握的物质世界领域”。

在维奥拉看来,运⽤新技术不是⽬的,⽽只是⼿段。新技术并不能改变⼈的观念,只有在传统中找到精神⼒量,加深内在需要,增强感知⼒,才能使新技术获得真正的⽣命⼒。

2.“奇观/Spectacle”

情景理论家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中对此早有警觉,他曾对商业影像在资本主义经济⽣产和交换中的作⽤进⾏了详尽的分析。在他看来,具体的图像是更⼤的现象——“奇观”的⼀部分。这种奇观和图像都是资本体制所要掩饰的⼀种异化的征兆。德波警告我们:那些因资本利益⽽⽣的图像,也就是奇观,正在不断地侵袭并吞噬我们的真实经验。

“异化”

异化:事物发展到⼀定阶段衍⽣出的、违背该事物初衷、阻碍其发展的附加产物。 科技异化:科技的发展⽬的是帮助⼈类更好地认识、改造客观世界,但克隆、⽣物武器的制造运⽤就是科技异化。包括⼤众传播中,⼿机等本是为了更好的交流,现在却变成了⼈们依赖⼿机这个⼯具,放弃主体地位的状况。

机器异化:机器的创造初衷是减轻⼈的负担,让⼈脱⾝于机械的低级劳动,从事⾼级劳动,⽽其异化则是机器取代了⼈⼯,⼈的劳动空间、领域逐渐被机器劳动倾轧,⼈的劳动价值势必在这种压榨下降低,如此⼀来反⽽加重了⼈的负担。

事物异化的过程是:产⽣(初衷)——发展(达成或接近达成初衷)——异化(背离初衷)。异化不是发展,并且异化都是负⾯的。

3.多媒体时代的冲动——马修.巴尼

马修.巴尼……(创作的)《悬丝循环》以提睾肌作为性别分化的隐喻,……,叙述了⼀个创造性系统从⽆差异到有差异、⼀致性到个性化的变化。整个作品以胚胎孕育的⽣理过程为隐喻,暗⽰着⼈类未来发展的⽆穷潜⼒。

《悬丝循环》由五部主题相互关联的影⽚组成,在构成上与德国浪漫主义⾳乐家⽡格纳的四部⾳乐剧《指环》系列相似。……《悬丝1》……象征着⽣殖器官的发育初期。《悬丝2》描述了……胎⼉发育过程中性别形成的初始阶段……。《悬丝3》……以共济会的⽯⼯传说为原型,演绎了⼀场发⽣在建筑师和学徒之间的争⽃。这场争名夺利的⾓逐象征着胚胎发育和⾼峰期或者说⼈类⽣命⾥的旺盛期,嘲讽了⼈类与⽣俱来的可笑、可鄙⽽又⽆可救药、源于纳尔西斯情结1的私欲。《悬丝4》……象征着胚胎发育期最后的仓促选择或者说创造过程后期的慌张失措。《悬丝5》……象征着差异性的不可调和与理想主义的必然失落。此时,悬丝终于下降归位,胚胎的性别确定,创造系统终结。整个《悬丝循环》系列以男性⽣殖腺的活动轨迹为线索,包容了历史、神话和宗教传说,充满了关于⽣命⼒和创造⼒的象征和隐喻。

……他对⾝体的探索参照了运动⽣理学常识:⽣长只能通过抑制⽽产⽣。从这种运动模式的⽭盾关系,⽐如渴望完美、锻炼⾝体、肌⾁磨损和生长壮⼤之间的循环,巴尼联想到关于差异和⽭盾的问题。……通过这些作品,巴尼探索了约束⼒和张⼒之间的关系……。

凡⼠林油在巴尼的作品中不断出现,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在巴尼的想象中,它是精神的润滑剂……,⽽在现实⽣活中,它又是优质的医疗保健⽤品。很少有⼈注意到这种纯净洁⽩的油脂竟然是提炼汽油⽣于的废料。

汽油的原料是原油,⽽原油又是埋在地底下⼏百万年的古代⽣物,⽐如鲸鱼遗⾻形成的。凡⼠林油的存在本⾝就是差异性的证明,它存在于⼈⼯和天然之间,纯净和垃圾之间,它的演变仿佛是地球⽣物链中能量转换的隐喻。⽣命的孕育是奇异的,有时甚⾄是荒谬的,它存在于差异之间,从艺术创造的⾓度来看,东⽅⽂化与西⽅⽂化、男⼈与⼥⼈、原始冲动与道德的约束之间的⽭盾与⾃然同在,未必需要被同化。艺术创造和⽣命繁衍的冲动伴随着差异性的存在。

……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对⽐点名了整个系列的主题:对差异性的探索。

3.“⾃体性循环”

杜尚的作品《⼤玻璃》最早暗⽰了⼀种⾃体性的循环模式。……象征着单⾝汉们,它们处在性焦虑之中,却⽆法与⾼⾼在上的新娘取得联系。

杜尚曾经解释说:“单⾝汉为它们⾃⼰研磨巧克⼒……他们只能在下⾯痛苦的滋味。”……这些在现代艺术中反复出现的⾃体性⾏为,隐喻着⽣活的物质⾄上的社会中的现代⼈⽆可救药的⾃闭、焦虑和孤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616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20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78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4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5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6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7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9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95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70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54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72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1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52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绘画到影像 1.图像的复制与精神的挪⽤——⽐尔.维奥拉和录影 美国艺术家⽐尔.维奥的录像作品最关注的就是时间的持...
    Ahlam_大果儿阅读 273评论 0 0
  • 001 自由意志让人的内心会对常见事物渐渐不敏感,比如恶劣环境下(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犯罪猖獗等)也有人成长为一个...
    天青色Gracy阅读 304评论 2 4
  • 从绘画到影像 1.图像的复制与精神的挪⽤——⽐尔.维奥拉和录影美国艺术家⽐尔.维奥拉……的录像作品最关注的就是时间...
    Ahlam_大果儿阅读 405评论 0 0
  • 2017.11.20星期一晴 今天早上6点多一点,我们家的“小闹钟”就醒了,于是我把老大叫起来,在她穿衣...
    付照佳妈妈阅读 100评论 0 0
  • 此篇文章为本人真实经历,如有巧合,纯属雷同。 记得我刚上初中那会,那时刚放学,我正准备要走,班长与她同桌还有她小学...
    陈译林阅读 427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