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应该不算是读后感,
应该算听后感,是在喜马拉雅听的,花了36块钱
这个价格不便宜,但是听完之后这算是花得太值啦
朗读的这位老师非常有功力,
能光只用声音就把那么多角色,
男女老少,忠奸善恶,喜怒哀乐演绎得栩栩如生
近年来流行性冷淡风
虽然简约矜持,高级感十足
但是时间久了真是让我看得烦透
尤其是日式那种丧冷丧冷
真是令人低落
我经常跟朋友说,
既然活着已经有那么多糟心事了,
为什么不选一些开心的事情做呢?
说到底,我骨子里还是个热烈的匪人,喜欢大红大绿
大秤分金,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近点的如张艺谋的红高粱,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远点的例如西班牙的弗拉明戈舞、马蒂斯的野兽派
须有那样用力的浓墨重彩,才让人觉得像是活着的欲望
所以这是白鹿原吸引我的地方吧
真实的、厚实的、爱恨的、高尚的、卑贱的,
把渭河平原上那片热土的故事写的如此入木三分
我去过一次西安,爬过一次华山
那是想要追溯大唐的遗风,想要去抓住点《笑傲江湖》的影子而去的
我至今仍然记得走进陕西省博物馆看到那些古朴的青铜、静默的巨大佛像时
内心深处升起的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
也依然记得夜爬华山时,一路上遇到一些内敛而友善三秦少年
我对这块土地有着很特别的一份情怀
但是对于近代历史上的陕西和西安,最多了解的恐怕的就是西安事变
还有就是在张艺谋电影里
浓烈的色彩,红色的盖头和灯笼,黄色的土地和皮肤
干燥而贫瘠的土地,还有保守、封闭却又大胆泼辣的人物
带着野性的性事,形成了一种很鲜明的符号
那段时间,电视剧《白鹿原》在热播
经常在微博上刷到这个话题,这部原著大名鼎鼎,
但是一直没有读过,于是有一天就去下载了音频来听
有人说,金庸的小说像小火烧开水,一开始看着好像没动静
但是到最后越来越热烈,越来越沸腾,让人欲罢不能
而《白鹿原》不一样,它从一直都保持滚而不沸的节奏
从一开始白嘉轩的七次亲事开始,就牢牢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到鹿子霖的报复,田小娥的毁灭,
再到白孝文的起伏、鹿兆鹏的革命、黑娃的觉醒等等等等
一环接着一环,一直吸引着我不断往下读
这是一副宏大的画卷,仿佛就是那个动荡年代里,白鹿原版的《清明上河图》
每个角色写的有欲有情,有光辉有残缺
让人跟着忍不住一点点沉进去这荒乱的年代里
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角色,一定是复杂的,是灰色的
而不是单纯的只有白或者黑
因为人性本身是那么的复杂,
在这点上白鹿原表现的尤其到位
每个角色,不是绝对的正面,也不是绝对的反面
即使是朱先生这般高风亮节的人物,也有幼稚、灰心、逃避的时候
即使是鹿子霖这样的狠辣狡猾,也有面对孙子时的慈爱之心
让每个角色都丰满立体,如同真正的活过一遍
这本书在我看来,还有一个新鲜的地方,就是一个完全男性视角的书
可以说我第一次那么真切感受到,一个男人对于爱对于性到底是个什么的感受
以前看到的一些书(咦,我是不是暴露了什么?)
要么就是浪漫的一塌糊涂,或者躲躲闪闪拿俏皮话掩饰,过于形而上
要么就是直接过于直白地如杀猪剁肉,甚至于猥琐下流,流于形而下
很少有这样让人感觉到自然而真实
爱与欲,像浓烈的红与黄的色彩一样
坦坦荡荡地铺陈开来,我看着这些文字,不觉得猥亵,
原来是这样的感受——我心里说。
但具体问我是什么样的感受,却又很难言说。
我想,好书就是这样的作用吧,让人通过文字感受和体验另一种人生。
一般从男性视角出发的女性角色,我觉得都少不了两种典型角色
荡妇、圣女,比如书里最亮眼的两个女性角色
田小娥和白灵
一邪一正,同样美丽动人,却都同样结局凄凉
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一定是田小娥吧
她其实本性并不坏,却是一个软弱可怜而没有主见的女人
她把自己的命运交给黑娃、交给鹿子霖、交给白孝文
可惜都所托非人,最后的死于非命,魂魄被镇在塔下不得超生
(书里的超自然情节我觉得很有意思,神秘主义给人一种特别大的遐想空间)
与之相对的白灵,从小备受关爱长大,纯洁、真挚、热情
不同的是性情刚烈,聪明而极有主见,为了心目中的理想与家庭决裂
为了心中的爱敢于勇敢追求的人,热烈如火
但是可惜也是命运捉弄,或者说刚而易折
最终反而死于内斗
仔细想来,书中的角色好像大部分都没有好的结局,尤其是女性
无论是做了一辈子贤妻的仙草,临死见不到一个亲骨肉
还是因为守活寡疯了的冷秋月
也可能是在那个特殊年代,滚滚红尘之下,谁都难以摆脱命运的血洗吧。
何况弱女子呢?
但女子本弱,为母则强
作者又显然将母性放在一个非常伟大的位置上
最后篇章中,一直在书中有着超然地位、年老的满头白发的朱先生在死前,
躺在妻子的怀里,喊她一声妈。
好像暗示即使再强大的人,最终将会回归到母性的怀抱中,回归到生命本来的起点。
以此作为朱先生这样人物的结局,颇具深意。
听的音频,好处是比光看书更能展开想像空间,
但是记忆方面,好像没有看书好。
还是该买个实体书,等我再去一次陕西,吃碗油泼辣子面
等我再老几岁,再来读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