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关于离婚的判决书在网上火了,一位年龄将近七旬的老太太去申请离婚被法院拒绝,为什么还要我忍着?我都已经不幸50年了。
一个老太太,结婚快50年了,老公对她一直不太好。
她说丈夫的性格比较暴躁,有什么事情一点就着,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老公对她不是家暴就是怒骂。
但她一直在忍气吞声,因为他们有4个孩子。
现在4个孩子们都已经成家立业了,为什么还要我忍着?
于是老太太不想再忍下去了,坚持要跟老公离婚。
但是他的老公就是不同意。
给出的原因是两个人都一起风风雨雨经历这么多年了,不仅有4个孩子,而且还没有出过轨。
现在双方年纪都不小了,正是到了互相照顾的时候,所以我决不同意离婚这件事。
而法院的理由写在了判决书上:
双方一起生活了50多年,并且4个子女也已经成家立业,现在正是享受晚年幸福的时候。
虽然双方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吵架,但是这并没有到达双方必须离婚的地步,只要以后双方能相互理解包容,加强双方的沟通,仍可以成为一个非常美满的家庭。
这个判决在网上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
绝大部分网友提出反对,尤其是女性网友。
“难道忍着挨揍就叫幸福?50多年都过来了,如果不是很大的矛盾怎么可能还会想着要离婚呢?
如果我们都能换位思考:
自己嫁了一个对自己不好的人,好不容易熬到儿女成家立业,终于不用继续再忍下去了,趁着可能还能活些日子,早点解脱后过几天安生日子不是很正常的想法吗?凭什么法院不同意呢?
他老公总说:“过日子难免有些磕磕绊绊的很正常,谁家都一样,”“有时候只是夫妻之间开个小小的玩笑罢了,何必这么认真,”仅仅几句轻描淡写的说辞就当作自己长期家暴的借口,把所有责任都推脱的一干二净。
我很难想象跟她老公这样的人一起生活能有什么样的“幸福”可言,完全没有一点担当。
对于法庭判决的“幸福晚年”,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一点看出来的,至少我是一点都没看到。
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别人家庭的结构还算完整,却不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很多真正的难处只有当事人才能感受的到。
或许很多人只是站在了男方的角度去看这件事,但是我们不能不在意女方的立场。
女人也是人,她的感受凭什么被忽略?
难道追求家庭的完整结构就必须要牺牲一方的个人幸福吗?
小编认为真正幸福的婚姻必须是双方一起付出才能达到的,必须要时刻保持着这种付出上的平衡,远远不是其中一方默默付出就足够的,如果永远只是自己在默默付出,那谈何“幸福”,谈何“长久”,不知道大家怎么看,你们会为了孩子委曲求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