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儿子晚上放学回来时,要拿着我的手机玩游戏,大概半个小时。中午的话是看电视有半小时。
这个看电视持续好几天了,看手机也就这两天的事,我记得我问他要手机的话,他总是说你让我干啥,可无聊。
从这句话中我读懂了他玩游戏背后的需求:1、过度无聊,会让电视游戏乘机而入。2、孩子需要我真正的陪伴。3、父母的影响。
如何让孩子放学后过的有意义?而不沉醉在游戏里,我想这也是大多数父母梦寐以求要解决的问题吧!
反思:我记得前几日队友回来说他朋友的儿子每天早上起来都读书,我就问他了一句,我说:他家儿子读书的时候,他的父母在做什么?
队友说:也有在看书。
我说:那就对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我们天天拿着手机,却想培养一个天天爱读书的孩子?以后每天我可以六点起床做饭,那你可以六点起床,陪儿子一起读书吗?
队友表示他愿意做饭,不愿意陪读书。
当孩子出现这这些问题的时候,原因并不在于孩子,罪魁祸首也不是手机,而是孩子缺少我们真正的陪伴和关爱。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我想起来那句古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这说明家庭的影响和后天环境很重要,我们总是在心里制定了目标,去要求孩子,可是我们都活不了自己喜欢的模样,如何才能让孩子活出他自己?
(二)行动
看目前的状况需要我重拳出击了,先进行第一步:发掘和培养孩子的其他的有益身心的兴趣,转移孩子的关注点,做到真正的陪伴,同时做好对游戏正确的引导, 宜疏不宜堵。
于是我对还在打游戏的儿子说: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我想跟你学吉他,我还要给你交学费。
儿子闪着眼睛说:好呀,但眼睛没有离开了手机,但是没有放下。
我继续说:那就一个小时十块钱吧!后来经过商量,我们达成了协议,半个小时五块钱,每天他放学后教我学吉他。
他认真的教我了将过半个小时后,其实弹吉它真的是手疼,不过坚持下去也是一种乐趣。
我们吃过晚饭,在楼下打20分钟羽毛球,运动后再回来写作业。
因为他的输出也是一种学习,我觉得在这个知识付费的年代,让孩子明白知识可以赚钱,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个计划和我第一天打卡同时进行,坚持就是胜利,努力就有双丰收。
我对这个尝试暂不设目标,用0-100分的心态来对待这个事情,我想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游戏不是妖魔鬼怪,不足让我们谈游色变,孩子会在成长为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接纳当下,用全新的眼光去看所有的问题都是包装简陋的让我们成长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