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谈一谈关于《内心引力》这部电影给我的感受,他们说可以去豆瓣写一些评论。其实说评论我不敢,总觉得以自己浅薄的认识就对人家辛苦制作出来的作品随意评论那是不尊重的。
所以谈感受会比较好,我也推荐大家去看这部电影。当然,也会有人不喜欢,这很正常。
这是一部讲述七个人的创业故事,他们追随内心理想,并且成功的例子。大部分创业的人都死在半路上,然而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冲出体制,追随理想。
听说很多看完这部电影的人辞职了,这是那七个创业故事给他们的力量吧。就像我也从中得到一些可以使我继续前行的力量一样。
创业其实是很孤独的一件事,热闹是在你成功之后。有些人能坚持下去是因为内心那股坚定的信念,有些人是因为无路可退,坚持是唯一出路。如果不具备这两点,很容易半路而退。
这些年,想法很多,到后面都不好意思跟朋友讲。只限于自己脑海里,翻腾数日后自动停息。然而,过一段时日,新的念头再次滋生,就这样,一直折腾。也怀疑人生,然而又必须相信,这样才能有力量,因为创业是我唯一出路,别人可能不能理解。
整个观影过程很愉快,特别喜欢张老大跟碧山书局。
只是,有个疑点,张老大下乡时他爹真的给他《教父》书籍?
以及片中,他一再提及“咖啡,我的梦”,那一片片咖啡田,就是他的一片片希望。这个老头子很可爱,一家三口,守着那一片山,坚持自己的梦想,没有因为追求所谓生意上的盈利而偏离。
最后那个镜头,张老大一家站在山上,遥望天边七彩云,“这就是七彩云南,吊炸天的感觉”,那时他们内心应该是满满的幸福感吧。
碧山书局的片段,很感动。书籍咖啡,这些城里人才玩的东西,带到农村。片中大妈说:农民也想要有人一起玩。片中那些台词应该是编剧设计好的,但是戳中人心。
豆瓣上有人说纪实电影,却有这么多的设计感,不看好等等。其实我觉得,只要给人的感受是好的,设计与否都不必计较。
在看碧山书局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他们如何盈利?总不能只讲情怀,而忽略现实的生存问题。
也联想到我们本地景行书店这么多年的坚持,都是令人尊敬的。
从片中人的身上也看到了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那种满足感,这一点我有所体会。我们追求结果,但也享受过程。近日,我经常头昏脑胀,但是与老板们一起开会,讨论下一步方案进程时我就又变得清醒,有激情。只要是在路上,只要是在前进,就有希望,就不怕。
最后说一些电影以外的事情,电影是由观众自发组织包场放映的,能让观众有此反应的小众电影必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导演也曾亲临放映现场,参与观影团微信群,与观众交流。第一次遇到如此近距离沟通的电影导演,很意外。导演不是只负责拍电影就好了吗?
以及这场包场放映的组织者,都是一些有梦想的热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