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情绪自控》急躁的性格和脾气是天生的吗?

很多人在生气之后习惯给自己找借口说:“我天生就是急性子、暴脾气。”并且用这个理由来求得别人的原谅。

实际上,除了极少数的病理因素,绝大多数人的怒火都不是天生的。

真正的愤怒管理并不是要让人去压抑自己的怒火,而是如何去认识愤怒的深层原因,学会用健康的、有建设性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

如何管理愤怒?

第一,及时观察愤怒的信号。

在愤怒情绪即将爆发前,我们的身体会给出一系列信号,比如脸色涨红、身体和手心出汗、心跳加速等等。

身体开始出现这些愤怒征兆的时候,大脑容易在冲动的状态下做出不理智的决策和行为,可以用一些小技巧先冷却一下愤怒的情绪,比如慢慢地从10倒数到0,或者做几次深呼吸。

实在不行,可以先脱离环境,出去走两圈,分散注意力。

愤怒有的时候来源于一些跟自己无关的事情,或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存心想要激怒你,你可以在心里问自己一句“这么生气,值得吗”?

当你开始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时,也能有效地缓解一些愤怒的情绪。

第二,提高“情绪粒度”,重新描述自己的愤怒,区分并识别自己具体感受。

比如,当你感到开心时,可以使用一些更具体更细分的情绪词汇,比如:狂喜、喜悦、振奋、备受鼓舞等等。

当你感到不开心时,也不要只会用“难过”这个词来概括自己的情绪,还有气馁、沮丧、失望、失落、悲伤、伤感等等。

多收集这些情绪词汇,当词汇足够丰富的时候,我们就能更精准地构建和表达自己的体验,也能有效地改善情绪管理能力。

第三点,警惕亲密关系中用愤怒来索取关心的行为。

亲密关系中所有因为愤怒而产生的攻击行为,都属于“权力斗争”,发泄愤怒的一方总是希望自己的要求能得到满足,意见会更受到重视,地位能更占上风。

就像很多女生在被问到“为什么喜欢现在的伴侣”时,都会提到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会包容我的坏脾气”。

听上去非常浪漫,实际上,这种“一方发泄愤怒,一方包容愤怒”的状态,是非常危险的关系,因为你也不知道自己的愤怒最终有多大,对方的包容力到底有多强,这个底线一旦被打破,关系必然失衡。

第四点,用愤怒表明你的原则和底线。

把愤怒情绪跟自己区分开,不要惧怕它,也不要站在它的对立面,而是把愤怒当成一种工具来看待,你要思考的是怎么才能最大化地开发愤怒情绪的价值。

此外,给你的愤怒设立规则,比如,哪些事是不能拿来开玩笑的,哪些事是必须要严肃警告的,哪些事是要通过愤怒来表明它的重要性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