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遇到一些生活上、学业上、事业上的两难问题。
总结出来的句型就是:
1、你说我是做这好,还是做那好?
2、你说我选择这个好,还是选择那个好?
3、你说在这个地方好好,还是在那个地方好?
总之,都是不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
一
前一段时间,朋友小明考研失利,意志消沉了几天,说自己再也不想考研了。
我仅能说些安慰人她的话,并劝她及早做出下一步的准备。
小明问我:“你说我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去当一名培训师,拿着稳定的收入?还是跟着老板一起跑市场,什么都做,什么都学呢?”
我思考了片刻,问她:“你三年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朋友小明立刻给我说:“我有答案了,我知道自己想成一位有智慧、有决断力、有挣钱能力的人。我应该去跟着老板跑市场,而不是做他已经做的有起色的培训学校。”
就在昨天我们俩打电话,她告诉我她在信阳,她已经跑了好几个地方了,收获还是蛮大的。每天跟好多优秀的老师交流,感到自己收获颇丰。
这执行力,不得不让我为她竖起一个大拇指。
有时候,我们面临人生十字路口的选择,无论你选择哪一条道路,都需要花些时间问问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有时候,不是你面临两难的选择,而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
二
小妹今年上高二,去年,高一的时候,就一直在跟我讨论:姐,你说我到底要不要学专业课啊?你说我要是学专业课的话,我应该报美术、播音、还是书法啊?你说我要是不报专业课会不会考不上大学啊?
我听了她问的这几个问题之后,心里其实是非常生气的。因为我从她的问题中了解到,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我对她说:你如果选择报班学习专业,等高考成绩出来,如果考上了,你会对大家说,你看幸亏我当时学习专业了吧,要不然我是考不上大学的。如果报班学习专业没有考上,你会觉得自己白花时间和精力了。会认为怎么没有一心在专业课上面学习。
反之,如果你没有报班学习专业考上了,你会得意洋洋的为自己感到骄傲,即使不靠专业也能念大学。如果没有报班学习专业,没有考上大学,你就会埋怨,自己当初如果学习专业,现在就不是这样的状况了。
当你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不论你选择哪一条路,最终你都会后悔自己当初做的选择。即使是做的好,你也会经常想,如果那个时候我选择那条路会怎样?是不是我能更好。
所以,当下你要做的就是发现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分析自己报和不报专业的优势和劣势,那个对自己更有利?这才是你当下应该做的。而不是让我替你盲目的做出选择。
小妹听了之后,也有所顿悟。今年年初开学,就学起了自己从小经常画画的美术。还经常给我展示她的作品,我看了心里不禁为她感到惊喜。
我学过一个两难工具,就是来分析自己在面临两难境况时,应该如何做出选择。课后我还跟老师讨论,问老师:这个工具你经常用吗?我觉得如果人真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就不会有两难的处境啊!
老师也说:你说的对,这个工具我也不常用的。不管做什么,了解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最重要。
三
去年年初,我还没有毕业。过完年我就想好要去北京发展。
就在去年的十月份,通过微信公众号认识了我现在的老板,对她十分的崇拜。她第一次开课,我也立刻报名参加。后来在群里慢慢熟知,她了解到我对当前的工作不满意,而她正好缺一个文案。就问我愿不愿意来上海,我当时十分开心,居然能有机会到心目中的榜样一起工作。但,我还是要考虑一下,我到底要不要从北京到上海。
如果我去了上海,就与自己的男朋友要开启异地生活了。而且,我朋友基本都在北京,上海基本上没有朋友。
男朋友知道这个消息后,让我认真考虑一下,如果真觉得是个机会,就去。
朋友都劝我,京城那么大,那么多工作机会,还会容不下你吗?跑到上海别被人骗了。
前后大概过了有二十天左右,老板又问我:怎么样,考虑好了吗?
我心里清楚的知道,老板一旦有了合适的人选,就不会再问我了。
认真分析了现状和利弊,得到男友支持之后,我立刻辞职,收拾家当,独身一人前往了上海。
我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听周围朋友的话,也庆幸自己当初知道自己想要的就是一份能有成长机会的工作,也庆幸自己做出了对的选择。此时我用自由和成长来形容当下我所喜欢的状态。
凡事认为自己面临了两年处境,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不妨自己一个人找个安静的地方,准备好纸和笔,写下自己所困惑的事情,分析出优劣势。看自己真正需求的究竟是什么,只有看清楚内心,一切谜团都会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