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奥地利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本书基于个体心理学这个理论依据,对儿童人格构成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对为人父母者、教师及所有关心或者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都有非凡的意义。
先说教育吧,对成人来说,就是自我教育和自我指导的一个过程。但是儿童正处在发育阶段,自我认知和自我指导能力非常薄弱,外界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成人必须对儿童进行教育,关注并引导他们的成长。如果掌握个体心理学,就能运用知识来指导人格的发展。
判断儿童是否成长的一个有效标准,就是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儿童的父母和教育者不应该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紧密联系。了解的好方法就是仔细观察孩子入学是的表现。
如果父母没有告知过儿童应该怎样和别人相处,那么就在入学时会感到孤立无援。如果刚进学校就遭遇失败,那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脱离了与其同伴的社会接触,他的一生注定要失败。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有一种在任何环境下都要追求优越的冲动。心理健康的儿童会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就自己的优越感,用行动来争取教师的好感。不过这样的儿童属于少数。
另一些孩子以优于别人为目标,并表现出令人不解的执着。这种功利性过强,容易造成很大的压力,儿童可能花过多的时间在书本上,忽视了其它活动。
这时,我们应该提醒他们多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常和小伙伴们玩耍,而不是一味地将精力放在书本上。
还会出现一个班级里两个学生暗中较劲的情况。他们身上有善妒的性格,看到别的孩子成功就会恼怒不已,有时会出现头疼胃疼之类的症状。
众所周知,在很多情况下,在遇到困难时保持心理的健康远比马上解决问题要重要的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