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妈”类似于“虎妈”用来形容现一类家长:她们帮助孩子制定计划,发展长处,并推动孩子去坚持某一项或几项活动。康妮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后,自然会按照自己的高标准去要求孩子,这也引发了她思考“推或者不推”的问题。下文她分享了和儿子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是“推”,但不是推某项活动或才能,而是推动孩子着眼于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树立信心,让他们产生内驱动力,走最适合自己的路。
1
儿子亚历山大周末参加了明尼苏达州的钢琴音乐节,弹了莫扎特和巴赫的两首曲子。老师给我发了邮件,说因为他弹得非常好,被邀请参加优胜者钢琴音乐会了,问亚历山大会不会去参加。
我向他报告了这个喜讯,
他问:“有多少人会听音乐会?”
我说:“所有被邀请的小朋友,他们的家长,还有老师应该都会去吧。”
他说:“人太多了,要是只有一个老师,我就去。要是这么多人,我不去。”
我:“啊?这么好的机会,在一个漂亮的教堂里独奏你的曲子,你怎么不去?”他有点儿着急地说:“我今年已经参加的项目太多了(两个比赛,一次考级的乐理考试,一次钢琴考试),我超负荷了,我不要去参加。”
我的心里呀,真想捶他,学钢琴的小孩,哪个不是在三四月份要参加这所有的活动的?能被邀请参加音乐会是多大的荣誉呀,这要是我,得蹦蹦跳跳地去呀。于是我不甘心地劝他:“这个音乐会是对你的承认,弹的又是你刚弹过的曲子,你也不用再额外练习多少,去弹一下不就行了?”
他快哭出来了:“妈妈你不是说要帮我挡住过多的负担吗?现在你怎么又逼我去了?我不去你就很失望对吗?你会恨我对吗?”
“当然不会恨你了,失望是有点,但毕竟是你去弹琴,我要是会弹我早去了。你的事你自己做最后决定。不过我建议你晚上祷告的时候问问天父,到底应不应该去。”
晚上他说了一个祷告就睡觉了。早晨醒来吃早饭,我问他:“你得到答案了吗?是去还是不去。”他斩钉截铁地说:“不去。我今年太多的项目了。明年我不打算考级了,如果他们再邀请我去的话,我明年再去。”
作为母亲,你有这样的纠结吗?对孩子,我们是推,还是不推,这真是一个大问题。
我想“虎妈”蔡美儿一定是要推的,她的孩子好像没什么自己的选择。那么“虎妈”的另外一个极端“象妈”肯定是放手任其自然的。那么我能否找到“虎妈”和“象妈”中间的地带?
从理智上,我觉得要给孩子自由选择权,不强迫孩子做所有我认为应该做的事。尤其孩子已经11岁了,是进入青春前期的中学生了,他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但同时他又很在乎父母,以及其他所有人对他的想法。爸爸妈妈是否接受我?是否爱我?他们觉得我是否有价值?是否有趣?是否有才能?等等。他对待批评超级敏感,又极易受到影响,尤其是来自父母的批评。
从感情上,我要压抑自己的骄傲之心,展示之心,和督促之心,放手听从孩子自己的决定。希望长期来讲这个决定是对的。
2
不过,亚历山大上周末还是去参加了我们州的钢琴音乐会表演。这次不是我推的,是他的音乐老师的一席话改变了他的想法。
老师问亚历山大为什么不想去,亚历山大说怕人多,紧张。
老师说:“你知道吗,我也有这个问题。我以前曾经在以色利两年都得了第一名,我的老师想带我到巴黎或者德国去参加比赛,我就是恐惧,拒绝了这些机会。现在想起来很后悔,自己错过了这些机会。(看老师动用共情力和同理心的原则,告诉他老师理解他,同时也说出老师的追悔。)
这次你比赛时表现非常好,我所有学生里,一共只有三个学生入选到荣誉音乐会的选拔赛里,你就是其中一个。这已经是很棒的成就了。很多学生都宁死要争取这个机会(They would die for this opportunity.),你为什么要放弃?这又不是新曲子,你都不用再怎么练习,就可以去弹了。为什么要放弃这种唾手可得的机会。(老师用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来督促,而且把技术难度降低)
你应该多在这种机会上锻炼自己。来参加的人都是和你一样被选中的小朋友还有他们的家长,有一个评委会坐在最后面,主持人老师会坐在最前面的角落里。没有什么可害怕的。(讲清楚当时的情景和人设,给孩子一个心理准备。)
你只要记住,只有你和你的乐曲,就好了。大家来都是来听音乐的,你弹的非常美,只要表达好这首乐曲,用你的音乐感来最好地阐述出你的版本就可以了。你要不要参加?”(只是你和音乐,肯定了孩子的音乐感,给他信心。)
亚历山大,咬了咬嘴唇,说:“我再想一想,晚点答复您。”
我看出他的内心有些活分了,于是在车里趁热打铁,给他灌输刚从高琳老师《职得》这本书里学到的关于如何在演讲时不紧张的方法。
“你知道吗?当你去台上弹奏,不要以为自己是主角。大家都是演奏者的家长,大家都是来看自己孩子的,并不会真的评判别人孩子的表现。
你可以把观众想象成啦啦队,总是会鼓励演奏者的。大家不是来批判的或看演奏者出丑的。
你只是个包装盒,你的乐曲才是大家要听到的。不要总是想这‘我,我,我’,这些都是你的小我在作怪,大家要听的是乐曲,你只是展示这个乐曲的媒介。
等你走到台上,只要看着钢琴,弹就好了。别紧张,妈妈支持你。”
“好吧。我去试试。”
周日,亚历山大胜利完成任务。他在演奏前手指冰凉,还是紧张的,但弹完以后,有小朋友的妈妈走过来,对他说:“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莫扎特K545。”亚历山大很开心。别人的赞美比我说一百遍都管用。他非常开心自己接受了这个挑战。
3
钢琴老师打电话给我报喜:上周日,亚历山大完美地完成了莫扎特k545乐曲的表演,评委决定邀请他本周六参加只有10人表演的荣誉音乐会。这是明州1500个钢琴琴童比赛后,从第一轮选出60名参加表演赛后,最后选出的10名优胜者。这么高的荣誉,是我始料不及的。
从来没想过让亚历山大往竞赛这方面努力,送他学钢琴的初衷是希望他能培养乐感,将来能在教会里面有司琴需要时可以补上,并且能吸引女孩子。后来跟着这个乌克兰钢琴老师一起学习,发现对他的性格培养有很大好处,比如帮助他改善完美主义的倾向,因为无论你在演奏中犯了什么错误,都要继续把乐曲弹完。
老师的喜讯使我的心充满喜悦和骄傲。可是如何跟亚历山大沟通这个好消息呢?前两天弹完后,他说:“妈妈,即使他们选我去最后比赛,我也不去。”“为什么?”“人会很多,我会紧张。再说你不是说不一定要去吗?你说过不会逼我!不要因为你自己想要展示炫耀我,而逼我去做我自己不喜欢的事。”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你能想象我内心是多么崩溃么?)
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又会说:“如果他们不选我,就是说明我弹得不好。(又开始自我否定和消极暗示了!)”“不会呀,选和不选,也还要看人家整场音乐会的安排,你可以弹的很好,但是他们需要别的曲子来安排最后的节目。”“反正选我我也不去!”可见他的内心极其矛盾,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肯定,但是又担心自己紧张,不想给自己很大压力。
所以当听到老师的电话,我干脆跟老师说:“还是由您跟他说吧,那天您用自己的实例给他讲,效果比我说好很多。下午他一放学,我就给您打电话,您亲自跟他说说理?”我和老师商量好对策,就等亚历山大放学了。
下午亚历山大一回家,我给他做了他喜欢吃的泰国咖喱鸡和北京豆芽粉丝春饼,他吃着连连说:“好吃,妈妈你是最好的厨师。”记得有人说过,要想让男孩情绪好,要让他吃好。果真如此,亚历山大看起来心情不错。
这时我跟他说:“妈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你知道吗?因为最近妈妈一直在写文章,得到了别人的关注,有个平台想邀请我去讲课,一下子要给几百个人上课,我真的好紧张,又是我从没公众讲过的话题,怎么办好呢?”“你跟她们说自己时间有冲突,不能安排开,不就行了?”亚历山大给我出主意。“可是我也很想尝试一下讲课,这也是大家对我的肯定呀。再说妈妈如果真的今年想出本书的话,那么这些课程也是给我的一个锻炼机会。所以我心里也想试试,但是就是紧张!”
亚历山大马上显出很了解的样子:“是呀,就是跟我弹钢琴去不去表演是一样的感觉呀!”(我故意先抛出了一个我自己的问题,告诉他我也有类似的挑战,看看他怎么说。)
这时我赶紧拨通了老师的电话,我告诉亚历山大,老师要跟他说话,他放下手里的鸡腿,放开免提,轻松地跟老师问好。
老师告诉了他赢得比赛的消息,这时我可以看到亚历山大脸上绽放的笑容,老师说:“这真是一个很大的肯定,希望你周六可以来表演。”
亚历山大笑着说:“我会考虑的。”
老师接下来说:“我看了你妈妈给我发的上周你的录像,非常完美,乐感非常棒,大家都特别喜欢你演奏的版本。现在你不应该只是考虑,这首曲子你已经准备好了。(老师的肯定增强他的信心。)”
“那到时会有多少人来看演出呀?”
“所有来表演的小朋友,他们的家长,兄弟姐妹,可能还有一些他们的老师。在一个特别漂亮的教堂里,钢琴在台上,观众在台下。。。(具体场景描述,降低他对未知的担忧。)”
这时候正好有人上门找我,我离开了一会儿,不知道老师跟他说了什么。等我回到厨房,他已经挂掉了电话,笑着跟我说:“妈妈,我会周六去表演的。”
我给了亚历山大一个大大的拥抱和亲吻,说:“妈妈真为你骄傲!”这种喜悦相信每个家长都能理解,就是看着自己孩子的成长和逐渐成熟,而发自内心的骄傲。
一边吃饭,亚历山大一边说:“妈妈,你是最能激励启发别人的人!You are the most inspiring person!”我说:“你才是,是你选择挑战自己而鼓舞了我,我下周一定好好给大家上课。”我们击掌相庆。
无论这周六的表演如何,亚历山大这次走过的心路历程,将是他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作为家长,目睹着他的挣扎,他的执着,他的信心,他的焦虑,他的顺从,他的挑战,也给我上了一课。在教育子女上,我更要多动脑筋,多学习,提高自己和孩子处理问题的情商。在儿子走向青春期之前,我希望能够顺利地从凡事在一起的陪伴,推动和指引,过度到和他肩并肩地一起前进,支持他理解他的决定。
4
每年四月,亚历山大的学校要进行标准化考试,包括数学,阅读和写作。从没见他准备,就去考试了。回家一问,考的怎样?他总是说还行,有一些题我不会做。
成绩寄到家里,我一看,数学和阅读跟去年持平,中上水平,但是词汇考试有很大退步,变成了中下,学霸妈妈感觉很心塞,马上给老师写了邮件:
“亲爱的科迪老师,
亚历山大的ERB成绩比去年有所下降。我怎么跟他讨论这个问题合适?您知道他太敏感,我不想让他变得更加没有自信,但是我们怎么能够帮助他呢?他是有学习障碍吗?还是注意力不集中?我们觉得他应该在私立学校里学习更好才对,为什么成绩上没有进步呢?他的智商水平很高,所以我们对他的期望也是在学业上应该有更好的成绩才对。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才是最佳的呢?十分感谢!
我打算这个先不跟他谈ERB成绩的事,怕他过于激动。我等您的回答和指导。”
可我又忍不住微信我的中学老师,问他如何帮助中等生变成优等生。老师说:“记得高一时你就是中等生,是金子总会发光。”我辩解道:“可我小学初中都是优等呀?”老师说:“花期不一样,我们只需静待花开。小学时多读书,培养好习惯,分数不必太高,行万里路,把身体的底子打好,就足够了。”老师的话引起我的思考,也许我确实不必急在这一时。于是我把成绩单藏了起来,忍着没有跟亚历山大提起这个话题。
亚历山大的班主任科迪老师经过了一个周末的深思熟虑和认真研究,给我回了一封长信:
“虽然他在某些方面成绩有所下滑,但最主要的是我们要知道他其实做得还是不错的。和所有私立学校的学生比,他在绝大多数方面都是优于平均水平的。我知道这跟你们对他的期望还是有距离的,但是要注意,他其实做得不错。即使是有下滑的地方,但在具体项目中,他的掌握能力还是比以前好了。
至于如何跟亚历山大讨论这个结果,我不建议你们和他过细地谈论结果。他只需要知道,他在学校做得不错。你可以和他说词汇下降,但不要提下降多少。我猜想你可能想让他补习一下词汇练习,市面上有很多书可以帮助他。但是我认为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我们现在功课已经不少了,我不希望他负担过重。最重要的是他要坚持阅读!
关于词汇,你可以在暑假时买一些书籍,让他学习。关键是要把这些课外作业保持在合理的时间内。如果你能把词汇学习变成一种游戏,那效果会更好。比如说每天用一个词来造个好笑的句子。或者让他找你和你老公都不认识的词,每天教给你们一个。还可以让他找好玩的词来画画表示它们的意思。各种各样的方法都可以让学习词汇变得有趣。希望我回答了你的问题。如有疑问随时沟通。”
首先她说了学生考试的时候成绩好坏受各种因素影响,比如有没有睡够觉,有没有吃好早餐等等,再说这是一次考试而已,不能代表学生的所有能力和知识。
邮件下面,老师还给我写了很详细的考试结果分析,列出亚历山大考试每个测试内容点的升降,还建议了几本学习词汇的书籍。
老师的来信给我吃了定心丸,我于是轻描淡写地跟亚历山大说成绩出来了,整体都不错,数学尤其好,只是词汇量稍微差了一点,暑假看书补补就行了。这样几句话,亚历山大也没有再细问。堵在我心口的大石头也终于搬走了。
我不断告诉自己,父母的期望可能是动力(比如我小时候),但对很多人来讲就是压力。学霸父母不要把自己的强项去跟孩子的弱项去比。人生的路还很长,如果从小就把孩子的自信打压了,将来他们怎么才能走一条自己的路呢?美国老师的教育观点是要肯定,再肯定。肯定大的方向,中等以上是不错的表现,然后再看需要提升的劣势,也要想办法把补习变得有意思。
5
前段时间参加一个平台的会议,正好台湾开平餐饮学校创办人夏惠汶老师也在线上,他被称为“善于聆听的人”,是一位有很多智慧的老人。他上来让我问他一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忧虑。
我说:“我家老大是完美主义者,敏感,又喜欢说很多负面情绪的话来贬低自己。比如做错题,就会说自己很笨,说自己没有才能,没有天赋,没有朋友之类的,很多负能量。其实他是智商很高,人缘很好,有很多才能的小孩,这个怎么破?”
夏爷爷问我:“完美主义像谁呢?”
我只能承认:“像我,像我小的时候。但是我爸爸跟我沟通很多,我15岁以后就改掉了这种想法。”
夏爷爷说:“心理学上这种叫平行位移。你是这样的,你的孩子就也是这样的。小孩总是以父母为榜样,想比父母还要强,但是达不到会很沮丧。你不可能改变他,你需要改变自己。”
“啊?我已经改了呀?还要改什么?”
“你打不打电子游戏?”
“不打。”
“那你就跟儿子学习打,你学几次,他可能就会意识到你很笨,教不会。他就会想,妈妈也不是全能呀,也有很笨的时候。那他的自信心就上去了。”
回想我的生活,我给儿子讲的我小时候的故事,永远都是自己怎么通过努力把事情做得很好。包括现在,我学画画,学滑雪,打高尔夫,做得都是越来越好,本来想给孩子做个努力的正面榜样,没想到倒给亚历山大造成了更大压力,觉得怎么也赶不上我,弄得他很自卑。
所以以后,作为父母,我们也要示弱,让孩子看出我们也有不能的一面,有弱点,会脆弱,会犯错误。同时让他看到,即使是有弱点,也没有什么,这是人生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们不是耶稣基督,不可能是完美的。
6
我的朋友DeAnna Murphy创建了一个培训公司,叫做“Strengths Strategy优势战略”,她的培训主题是让人发现发掘自己的强项和优势,以此为基础,与别人合作,建立一个互相依赖(Interdependent)的关系。每个人都有优势,都有弱点。你的优势是为了能够服务于别人,帮助别人。而你的弱点,是给别人服务于你提供了机会。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当一个人对自己对优点能够有足够的认识,他的自信会增加,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提升,从而使自己会有更大的内在驱动力去争取优异,这样人会更加投入,把优势应用到需要提高的方面,从而创造了更成功的可能。
作为母亲,在跟儿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也得多应用优势战略,常常要跟儿子讲他的优点,比如说同理心强,善良,正派,有毅力,有音乐感,手眼协调能力强,美感强,沟通能力强等等,多肯定。少批评,尤其不要以我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和评判一个11岁的孩子。对于超级敏感的小孩,任何否定和评判,他们都会把它放大,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自责和自卑情绪。
美国“改变游戏项目Changing the Game Project”创始人John O’Sullivan说:“我们应该给孩子和自己减压。因为让孩子坚持任何活动,甚至胜出,都需要三个根本成分:乐趣,归属,内在动力。而这三项都是来自我们每个人自身的,而不是由家长推出来的。”
当然,我觉得“推,还是不推,确实是个必答之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育儿之道。我还是建议推,但是推什么?不是推某项活动,或者某个才能,而是推动孩子着眼于自己的优势和长处(Strengths),树立信心,让他们产生内驱动力,走最适合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