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回顾,本系列第一篇是,在小朋友的数学启蒙中尽早摆脱成见的束缚,比如坐标并不只能是欧式几何,角度也可以,只要能确定位置,任何方案都可以;再比如,并非一定要y是根据x得到的,二者是对称的。
第二篇是,在自然而然的时候应该尝试多迈出一步,教穷举的时候,数形结合聊一下概率图,启发一下函数可以这样套;教加速度的时候,缩小t间隔,逼近出曲线微分,可以加快看到数学对实际生活的影响。
本篇作为第三篇,聊一下兴趣激发。
之前有过一篇随笔,聊品牌定位锚点理论和kmeans快速分类的神似,关键都在于第一眼印象。
这个印象后续会被迭代更正,但是"第一眼"却无比随意,而且修改需要漫长的时间,然而人生很短。
回到主题,"第一眼"我们需要一个理由,以表达:"数学是有用的"。
两岁多的小朋友,喜欢各种卡通小动物,从一开始看什么都是新的,都是独立的,渐渐会能够看出共同点,简单分类,比如:这几个都是小鸭子。
这时候很自然,小朋友需要一种方式去表达,他所完成的分类的规模"大小"(我们先不谈属性,只谈数学),对应他"成就"的大小,这时候学"数字"符合小朋友表达"我能做多大的分类"的需求,本质是寻求认同的需求。
有无小鸭子,是较早能掌握的逻辑0/1,因为直接能用来表达是否找到了认识的小鸭子,但这仅限于单体,群体"分类"意识刚开始觉醒。
因此,当分类思维觉醒,数(第三声)数(第四声)是为了说明自己创建的分类的规模大小,而不是为了"大人赞扬";
而"加减"是属于对规模大小"变化"的描述,也是应需而生,并不是莫名就要学会一加一等于几。
此外,加减还有个史诗级的内涵,好比游戏第一关就看到一个橙色箱子但是还够不到,那就是"对称":加了减,和减了加,顺序改变,结果是一样的,小朋友的抽象直觉和美感,可以从这里埋下伏笔。
乘除本质上只是因为我们大脑性能差,电脑就可以直接加法搞定一切,需要小朋友理解到,"加太多比较麻烦",所以我们引入所谓乘法,来偷懒。"怕麻烦"和"偷懒"是一切创新的源头,必须及早培养怕麻烦。
乘法也蕴含数据压缩的思想,一样的数相加,可以比不一样的数相加"节约信息量",这是很高阶的"怕麻烦"才能领会的乐趣。
"第一眼觉得数学有用"意味着更大的概率进入主动探索的节奏,而如果在最开始灌输的是"会算数可以考第一,可以报答父母,可以超过隔壁孩子,可以去大城市/国外",结果可想而知。。。越用力错的越远。
从条件概率来说,为什么我们人口基数那么大,独立思考概率却如此之低(所以仅仅放开生育没有用,分母增加的同时,概率也要提高)。。。。显然有些前提,在最开始就走错了。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