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快三十九
羊场建在了离鸭背山的那片长坡的侧面,因为当时断火路起了作用,火势也就此熄灭掉,所以,才不至于连累正在修建的新羊舍。
海平开始盘算着去羊场前的准备了,第一件事是要先去知青点拿回吴东风哥哥已经挑好的那一摞书,然后就去正在完工的羊场看看,起码得去先熟悉熟悉吧。
知青点是中午去的,自从自己的母亲走了以后,海平就很少来知青点了。
那天随吴哥哥一起去挖树缽也只在知青点的房子外的土坪边站了站,今天来,发现就有了一些生疏感。
海平从进到知青点房子的那一刻开始,就有心留意起一个人,那个给海平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象的人就是田秃子,。
海平没有先急着去拿书,而是直接去了厨房,就想看田秃子在不在,这个想法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理喻。
一见厨房里就只有几个妇女,但又找不到打听田秃子的理由,于是,便退回到门口停顿了一下。
“这不是四儿么?”那个年纪稍长点的胖婶娘发了话。
“额!”站在不远处的海平条件反射地应了一声。
其实,海平心里早就习惯了将海平这个名字当成自己的通用称呼了,可周围乡亲还是有不少人,特别是三十岁以上的人仍然叫他的小名:四儿。
倒是叫他铁老四名字的就差不多没有了,至于为什么,海平也不知道。
“四儿,你那吴哥哥不在这里了,来这里是找谁呀?”另一个瘦高个婶娘又问了一句。
“我来拿书!”海平直接回她。
“厨房里没书呀!拿什么书?”瘦高个婶娘有些奇怪地望了她身边的胖婶娘两眼。
“那还有谁的?肯定是吴东风的!”估计胖婶娘对海平过去的经历还是比较熟悉的。
差不多站了快一支烟的时候,仍然还只是这几位妇女在洗菜切菜,他也就也没再打算从她们的嘴里问到田秃子的下落来了。
觉得再等下去见到田秃子的机会也没多大了,其实,问不问到又有啥意思嘛!管他呢!
于是,也就懒得理她们,转身就走向了吴哥哥生前的住房。
床铺已经拆得不见了踪影,连吴哥哥的生活日用品也没有了,以前老摆放在窗台上的铁坨(其实是哑铃)也被人拿走了。
不过,墙角边一个大木箱倒是蛮打眼的。
看到了,木箱上就放着一摞书,对,封皮的颜色有印象,就是先前吴哥哥准备送给自己的那摞书。
心跳有些加快的海平急着搬开那十几本书,很想马上看看木箱内面到底还有些什么东西。
看得出,木箱是被人挪动过的,木箱盖子上分明是用抹布抹过。
虽然有些陈旧了,没有刷油漆的木板上分明是被无数次抹过的,而且还有些泛光了。
海平一下就揭开了盖子,呀!满眼都是书呀!整个箱子的书都是横侧立着的,唯有最上面的的一本是横平躺着的。
这是一本旧得封面的字都已经模糊的书,但也能辨认的到书名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海平这个时候的思绪慢慢在开启——难道这是吴哥哥生前就已经早就安排好了的?
海平慢慢捧起这本书,打开封面,便见一张折叠了横竖两下的白纸。
唔,是一封信?海平第一反应就想到了是一封信。
可这封信是谁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