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第三十四集(中)——如何教导孩子勇于知过、悔过及改过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这改过确实对一个人的人生相当的重要,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这整个几千年的历史要找一个人从出生到终了统统没有过失的人,有没有可能?那不可能。那要找一个统统都是作恶的人,有没有可能?也不可能。所以人皆有善恶,那在这个恶当中,我们懂得去规劝,自己懂得去改过,这样就可以「德日进,过日少」。

所以孔老夫子也给我们三个很好的修身法宝,第一个「好学近乎知」。所以学习一定要不断的精进,因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就退。所以我们办的五天课,之后也有一些朋友有联系,他们都会说,他说:蔡老师,我在那五天整个状态非常好,那五天听课的状态很好,那个心都非常纯净,很纯善。还有一位朋友上完课以后,他过来跟我们说,他说:这个上课的磁场很不一样,我本来每天都要抽烟的,结果那五天一根烟也没有抽。因为他觉得在那种气氛之下,好像有什么坏念头都觉得不应该。所以确实团体学习很重要。所以诸位朋友,您的课程结束以后,也要找三五善友能持续一起切磋,长时熏习才好。刚好他们就提到,在那五天状态很好,但是回去以后慢慢就退下去了,所以也印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求学问能不能靠别人?绝对要最重要靠自己的主动,自己的好学。所以好学才能够不断接近智慧。

「力行近乎仁」,也唯有你真正去落实圣贤的教诲,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仁慈之心,才能不断看到孩子的需要,看到家庭的需要,看到社会的需要,看到自己的本分,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所以真正有勇气,真正的大勇之人,是不是可以举好几百公斤的叫勇者?这不算勇者,这只是力勇,而不是人格的智勇。所以真正的「勇」是能够降伏自己的坏习惯、自己的习气,那才是真正的勇者。俗话也讲:击败他人一千次,不如击败自己一次。真正的勇在能对治自己很多的坏习惯,进而把它改正过来,所以知耻近乎勇。而当你这个勇气可以持续个二年、三年,慢慢的你的习性就转过来,保证往后的人生一定是欢喜充满。

在春秋时代有一位贤相叫晏婴,晏婴有很多的榜样,孔夫子对他也非常尊重,也很称赞他。晏婴穿一件大衣穿了三十年都没换,当然那一件衣服看起来还是怎么样?还是整整齐齐,因为「爱物者,物恒爱之」。你对任何的物品爱惜,它也会回馈给你,会让你可以使用很久。当一个宰相穿一件大衣穿三十年,请问除了会影响他的家庭以外,还会影响什么?对!整个文武百官,整个人民。所以当一个大臣他非常廉洁,就可以带动整个团体清廉的风气。

晏婴刚好他的马夫,帮他驾马的这一个仆人,每天送着晏婴出去,去办公、去工作。结果这个马夫每次看到人都抬头挺胸,一副很高傲的样子。为什么他很高傲?因为他替宰相驾车驾马,他就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用成语来讲叫狐假虎威。结果他的夫人(他太太)看到了,有一天就跟他提出来,她说:我要离开你,我要走了。这个马夫就很紧张,他说:怎么了?你怎么要离开我?她说:人家都是尊重晏婴的德行,你又没有晏婴的德行,而晏婴宰相都这么样的谦卑,人家有德行还谦卑,你根本没德行还这么傲慢,所以我不想要依靠你,我要离开。结果这个马夫一听完也很紧张,马上很惭愧就跟他夫人说:我一定会改过,你就不要离开了。

他的太太也确实很有见地,懂得要进谏、要规劝她的先生,当然她的先生也很有肚量能接纳太太的意见。听说多听太太的话可以大富什么?要听太太正确的话,会大富大贵。结果后来这位马夫就痛定思痛,开始很认真的学习。结果后来晏婴也觉得他的德行进步很快速,也举荐这位马夫当上了齐国的大夫。所以只要人肯改过,都会有相当好的前途。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

我们一位朋友,我们都叫他金不换,浪子回头金不换。为什么叫他金不换?因为我们在上海上课,这一位朋友他是从山东连夜赶过来上海听课。因为他的姐姐在庐江,安徽那一次课程参加了,接着我们要去上海上课,他姐姐马上打电话给他:你这几天纵使可以再赚多少钱都要放下,马上到上海听课。结果她的弟弟听完,真的放下所有的工作,她弟弟的太太很生气,说:你怎么说走就走了!这个公司情况怎么办?但是他还是坚持来了。结果来了以后,他在底下听课都是一种表情,两个眼睛目不转睛,然后嘴巴都开开的,所以我们所有上课的老师都很清楚有一位男士坐在那里,确实我们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来历。

后来上了几天课,他要回去。他说:你们可不可以让我有十分钟的时间跟蔡老师谈谈话?我们工作人员看他这么诚恳,后来就安排一天晚上,我就跟他坐了一会儿。他看到我很激动,他说:蔡老师,我不是用耳朵听你讲课,我是用我的人生来印证这些道理。他说:确确实实要知道、要悟到、要做到,才能得到。所以知还不够,要真正有体悟要去力行才行。

他就说我在讲课当中提到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他说这是真实不虚的话。因为他在年轻时候也是脾气很不好,染上很多恶习,拿着刀要去砍人。因为拿着刀走在路上,那气色怎么样?杀气腾腾。结果被他父亲的好朋友看到了,他父亲好朋友马上把他拉回来。当他在盛怒之下,这个刀剑无眼。但是他父亲的朋友却把他硬是拉回来,才让他不会做出他这一生都无法挽回的事。为什么他父亲的朋友愿意这样做?因为他的父亲是在做电讯的,常常半夜都去帮忙,甚至于刮风下雨都不辞劳苦去工作,所以在整个乡里面的一种形象非常好,大家都很尊敬他父亲。由于他父亲的德行,救了他这一次的劫难,把他拉回来。他也提到好几次都是因为父亲的德行,让他逢凶化吉。

后来有染上D瘾,要戒掉非常困难。结果就因为他对母亲还很有孝心,所以说他在戒过程,那种支持他的力量就是对母亲的这种愧疚。他假如再不戒掉,不知道要让母亲痛苦多久。所以诸位朋友,一个人要有改过的动力,那个动力要来自哪?孝心、亲情、爱心才行。所以我们身旁有人很困顿,我们也要真诚的去鼓励他、去关怀他。他能够来参加这个课程,最主要也是因为他对于他的姐姐怎么样?也有恭敬之心。他说他姐姐从来没有用这种口气跟他讲过话,他姐姐都是跟他「怡吾色」,都跟他商量,从没听过姐姐说:你马上一定。所以他觉得姐姐一定是为他好,知道这件事很重要。

后来他又提到,因为他十多岁就出外做生意,结果生意也做得很好,赚很多钱。他说他十九岁就拿着大哥大,那时候的大哥大都是很大,长长的、粗粗的那种。他说他走回家乡去,所有的人都说:你怎么这么厉害,这么会赚钱。每一个人都很羡慕他,都把他捧得让他觉得他不可一世。诸位朋友,这样对不对?赚大钱就值得尊重?赚钱是靠机会,花钱靠智慧。假如他没有智慧、没有德行,赚到钱的时候,人生的危机出现了。所以后来因为有钱,他觉得有钱能使鬼推磨,忽然整个恶习惯统统都染上了,也做了一些危险的事情。所以后来就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所以他来听完课,他就很感慨,他说他假如十几岁就有机会能够听到老祖宗、圣贤人这一些教诲,他的人生绝对不可能走得这么样的坎坷。所以我们从这一句话也可以听得出来,他并不是不受教,而是没有机会。我们在那几天看他上课的态度,确实也是相当的认真、相当用功。后来我们到他的故乡去办课程,他还连夜跟他太太一起赶过来听课,这个动作很正确,因为一个家庭绝对不能只有一个人在成长,应该怎么样?一起成长。这一位朋友就跟我说,他说:蔡老师,你不能只跟这一些人讲课,他们都是好人,我们那一批人更需要。我就跟他说只要他把这个公司安顿好了,可以跟我一起到监狱,到一些可能比较没有机会有很好教育的地方去讲课。因为这一些人走过的路他也走过,他所讲出来的话一定可以让他们听了能相应,能够有所感受。那当然我们这样引导他,最重要也要让他的学习有所立志,这样就会推动他用心去成长。这是金不换的故事。

这个改过不只会影响一个人,甚至于会影响家庭,影响一个国家。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名相叫蔺相如。我们都知道「完璧归赵」,蔺相如非常机智能够化解这一次危机,完璧归赵。也由于他这样的表现,赵王把他封为最高的一个职称,最高的,臣子里面的最高位。但是赵国有一个大将叫廉颇,廉颇都是驰骋沙场的老将,对于赵国也是立了赫赫的战功。所以这个武将就瞧不起文官,你就靠一张嘴巴,我出生入死,所以就不服气。结果常常在路上,廉颇就故意要跟蔺相如的车碰在一起,要当面可能要瞪他两眼。但是蔺相如每次发现这个将军的车来了就绕道离开,不跟他有摩擦;有时候廉颇去找蔺相如,蔺相如也称身体不适拒绝了,统统都是低调处理。

蔺相如的这些仆人,他的家人就很不高兴,然后也对蔺相如说:你怎么这么胆小,怎么这样委曲求全。他们都觉得心里不服。蔺相如就对他这些家人讲:今天秦国这么大的国家,为什么不敢来打我们赵国?原因就是因为赵国有廉颇将军还有我,才能够让秦国不敢轻举妄动。我个人的面子、个人的羞耻事小,假如因为我跟大将军廉颇起了冲突,而让国家受到危难,这是国家之耻,那我就很难向国家、向历史交代。所以应该忍辱负重。结果这段话后来传到了廉颇将军的耳中,这个将军虽然火气大了一点,但是也都是知书达理之人。所以听完之后很惭愧,他说:我都是逞一时之气,宰相却是能为国着想。所以这个大将军年纪也很大了,但是他就脱去他的上衣,负荆去请罪;背着那个树枝都是有刺的,以示他的一种诚心。结果走到蔺相如家,蔺相如一听到将军已经来了,也快步冲出来,赶快把将军扶起来。然后两个人就成了非常好的朋友,刎颈之交。所以廉颇将军值得我们佩服的地方是知过能改,马上可以提起为国家着想;而蔺相如的一种肚量、还有一种远见也是让我们相当的感佩。

所以当我们已经清楚自己犯的过失,绝对不能再掩饰。因为『倘掩饰』就『增一辜』,我们人生数十寒暑要对自己做好交代。这个历史可不能重写,所以一有偏颇,我们要赶快改正,以留给后代子孙好的榜样。

这一次寒假,我们在海口的课没有停,还额外办了一个青少年的中国文化研习,本来因为我们没有办过,想说二十个就好了,结果报名了八十个人。从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父母好不好当?不好当。都为孩子的教育头痛。我们消息一发布而已,居然来了这么多人。当然能来都是一种缘分,青少年肯走入我们的教室,我们也是满佩服他的。结果五天的课上下来,这些孩子也有上台分享。其中有一个女孩她二十岁,她就上台来讲,她说她本来很怨恨她的母亲,几天课程下来,也深刻体会到母亲生育、养育、教育的辛劳。所以这一位小女孩也当场就告诉我们,往后她会孝顺她母亲,而且她也要弘扬中国文化。所以确确实实人都有那一分善心,只要有缘分把他唤醒了,相信都可以有很好的成长。

所以过要能改,而改过必须要先悔过,悔过又必须要先知过,所以了解道理才能判断是非。现在的年轻人最缺乏的就是是非的标准,所以我们学了《弟子规》就有一个是非做人的标准。这一本《弟子规》一定要拿回去当您家里的家规,当你班级的班规,当你公司的,公司叫什么规?常规。这很重要。诸位朋友,你曾经或者你已经在传承你们家的家规的举手?你看古代的家族都有家规,那我们现在都没家规。那请问家里遵守什么规?爸爸有一个规,妈妈有一个规,儿子有一个规定,那不就乱成一团!所以要先建立家规,才有一个依循是非的标准,我们才能知过、悔过、改过。所以改过才能够进步,假如不改过,每天心里都会提心吊胆,很怕别人会识破。而假如又识破了,那就一文不值,甚至于会让人家从此瞧不起你,从此不信任你。倘揜饰就增一辜。所以要勇于认错,这样人生才能走得坦坦荡荡。

总结:

1.真正的勇是改正自身坏习惯,如晏婴马夫听妻规劝后改过,被举荐为大夫。

2.改过需动力,如“金不换”因孝心戒瘾,因父亲德行逢凶化吉,体现积善之家影响。

3.改过可影响国家,如廉颇听蔺相如为国着想后负荆请罪,二人成刎颈之交。

4.知过需标准,《弟子规》可作家规,助知过、悔过、改过,青少年学后亦能悔过成长。

文章来源:知因知果过幸福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