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训练英语听力的时候,“后进生”黄同学不听听力,反而在看一本课外书。英语老师很生气,英语老师跟我说后,我也很生气,气冲冲找到黄同学,他泪水涟涟得看着我向我解释说:“老师,我基础差,我听不懂英语听力,我觉得这本课外书很有趣,所以忍不住拿出来看了。”看着眼泪汪汪的他,顿时我的坏心情就消了一半,但是还是告诫他:“课外书应当放在课外的时候看,何况现在是初三,你的基础又比较差,要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离开教室后,脑海中一直存留着黄同学难过和害怕的表情,我也在脑海中进行反思,是不是我把他们逼的太紧了,每天督促他们学习学习,写作业写作业,体育锻炼,不给他们多余得空闲时间,学生累,我也累,是不是应当要给他们多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呢。
直到刚刚读到温儒敏先生说:“容许学生读闲书,尊重他们得语文生活。”我明白确实应当多给点自由时间给他们。“事实上,凡是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读过很多闲书的学生,思维一般比较活跃,整体素质也高,他们往往能在考试中名列前茅,而那些只熟悉教材和教辅,课外阅读闲书少,没有阅读习惯,即使考试成绩不错,视野都比较窄,思路也不太开阔,往往都是高分低能。”温儒敏先生如是说。
七年级教过的朱同学,当时就非常喜爱看课外书,不仅仅课外时间看,上副科的时后也看,甚至因为看课外书而忽视了与同学的交往,让我非常担心他,时常想改变他这个习惯。结果到了现在九年级,成绩越来越好,上课得时候也大胆发言,与同学得关系相处融洽,甚至进入了班上的“高层次”。最显著的表现在于语文课上名著导读的时候,其他同学可能都没有看过,而他如鱼得水讲的津津有味,我想这就是他平时积累厚积薄发的缘故。我以前得担心也不存在了。
“所以,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完全取消的情况下,最好还是要兼顾一些,让学生适当保留一点自由的阅读空间,使他们的爱好与能力能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