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力量》读后感之二:让情绪慢下来

《共情的力量》一书的第四章中作者分享了表达共情的7个关键步骤。

作者认为:“学习表达共情——就是把你的想法和感受转化为能够直击他人内心和灵魂的言语——需要自我觉察、细心反思和大量实践。为了帮助人们学会用助人而不是害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洞察”。作者梳理了7个关键步骤:

1.使用开放式问题。
2.放缓节奏。
3.不要匆忙做出评判。
4.关注你的身体感受。
5.向过去学习。
6.让故事充分展开。
7.设定边界。

印象和感触最深的就是要放缓节奏和不要匆忙做出评判。

书中写道:“共情总是努力把节奏放缓,让情绪得以在深思后有所缓和。”

作为自认为还会共情的人,但实际上,自己在与人沟通、相处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反应过快的问题。

而反应太快就会常常被别人的情绪牵着走。总是处于防御状态,也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作者说:“放缓节奏至关重要,可以避免思维被情绪裹挟……当情绪爆发的时候,花点时间来思考、回想一下是很有帮助的。把节奏放缓能让我们的想法跟得上这些情绪,往产生情绪的情境中加入一些镇静和归因。有意识地努力把节奏慢下来,其实就是在让共情表达出来——正如心理学研究者所发现的那样,共情在过热(或过冷)的环境里是无法生存的。就像植物需要光照和阴凉的均衡一样,共情在极端条件下也会枯萎。”

“当情绪由剧烈沸腾降为文火慢炖时,共情就开始扩展开来。我们又能看到画面的全局,而不只是一个局限的焦点。帮他人把节奏放慢下来,对情绪进行远观,是你对他们表达共情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因为当共情起到降温和安抚的效果时,我们就能够重获平衡,可以对我们的想法和感受产生更准确的理解。”

也正是因为节奏太快,过于聚焦,而不能站在更高地视角去看待问题、看待对面的这个人。从而就会匆忙给对方下判断、打标签。


无戒学堂2022年日更第261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