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论语》,学习版本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文中的学习心得是根据杨伯峻先生的译文,结合自身经历,写下的学习感悟。读者如果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留言一起讨论学习。
自己读《论语》,再带着孩子读,经典永流传。
【今日论语】八佾(yi)篇第一章。
【原文】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学习心得】
季氏,杨伯峻先生根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的记载和《汉书·刘向传》,这季氏可能指季平子。
八佾,佾音为逸。古代舞蹈奏乐,八个人为一行,一行称为一佾。八佾是八行,六十四人,只有天子才能用。季氏应该用四佾。
忍,杨伯峻先生认为 ,理解为“容忍”、“忍耐”不好,当理解为“狠心做某事”。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现代应用中,作“容忍”理解。
【今日唐诗】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垂緌,垂下的帽缨,指低着头的蝉。
藉,同“借“。
字面意思,蝉的自己的声音足够响亮,不用借秋风就能传的很远。实则是想表达一个人学识广博、品德高尚,不用渲染就能赢得诗人的尊敬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