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接近尾声,朋友圈出现各种关于孩子加班加点写作业的吐槽,也出现了家长针对孩子作业拖拉,所实施的五花八门的惩罚方式。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惩罚这个话题,以及关于代替惩罚的方法。
其实身边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时常提醒自己面对孩子的问题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谩骂、说教、打击、挖苦及威胁孩子。但是这些负面的批评词语已经从小根深植入我们的语言中,极其熟悉,已至大脑形成自动弹出的情景语言。想要改变及放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比如,目前身边及朋友圈里对孩子们的训斥及惩罚:“年前你玩够了吧?接下来的每一天取消你的玩乐时间,抓紧时间补写作业;谁让寒假放了这么长的时间都在贪玩,眼看就要开学了,你的作业才开始写,取消之前对你承诺的购买玩具;因为你的寒假没有时间管理概念,导致临近开学这几天,只能加班加点的写作业,所以取消亲子游玩的计划……”
其实,当我们心情平静的时候,我们来分析一下关于惩罚会带来的负面感受——抗议、仇恨、敌意等。
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提到吉诺博士的话语:“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受罚。惩罚并不起作用,孩子的精力分散到了如何去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
的确,我们的惩罚实则剥夺了孩子内心深层对自己错误行为的重要的反省过程。
举例:
家长:因为你寒假作业到目前还没有完成,所以取消亲子游玩计划。
孩子:你们大人说话不算数!
家长:谁让你作业拖拉,还哪有时间出去外面玩?
孩子:再也不相信你们了!
看,这样常见的情景对话,面对惩罚,孩子的注意点并不是自己的错误反省,以及思考怎样补救措施,而是揪住不能理解的惩罚的方式。
丧失了重要的——对自己错误的认知以及思考修正的机会。
那么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将要如何引导及处理呢?
接下来介绍几种代替惩罚的方法:
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给出了六种方法,分别是:1.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2.表明你的期望;3.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4.提供选择;5.采取行动;6.解决问题。
接着,来详细介绍下这六种代替惩罚的方法。
一、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
“我寒假安排的五天亲子游,现在看来要被你的作业挤掉了,我非常的失望及生气,写不完作业是不能去的。”
二、表明你的期望
“我希望在亲子游之前,你的作业全部结束。到时能够轻轻松松的享受这愉快的旅程。”
三、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你现在需要抓紧时间写作业。”
四、提供选择
“要么这两天加班加点的做完,我们如期亲子游,要么就只能遗憾的取消这场亲子游。”
五、采取行动
孩子:妈妈,你在日历上标注什么?
妈妈:标明日期期限。如果在这个时间段,你没完成作业,那么后面的安排就没时间了。
六、解决问题
“我们一起制定作业计划,能够在这个期限内顺利完成作业。如实履行我们亲子游计划。”
这样代替惩罚的处理中,没有惩罚,只有就事论事。虽然有遗憾危机,但孩子能理解原因,并会思考怎么解决,再做出选择。就算有遗憾也是无怨的。整个过程的注意力是放在自己的问题上的。
另,在其他问题及过错也同理。比如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不能独立抄写作业,总是依赖家长告知。可以代替惩罚的方式如下:
①(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孩子,你已经进入小学二年级阶段了,该自己独立抄写作业了。以后自己的作业要自己操心了,爸爸、妈妈不能再告知及陪伴你写作业了。否则不能完成作业,只能接受老师的批评,承担自己该承担的结果。
②(表明你的期望)爸爸、妈妈希望你能够独立对待学习,对自己负责,明白学习是谁的事情。
③(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建议你放学前,检查每一科的作业是否抄写完整。并给自己当天的作业制定一个完成时限。
④(提供选择)给你买一个抄作业的小本以及手表,方便你抄作业及制定每日作业的时限,把握时间。要么你独立抄写及做作业,要么你就等待老师次日的批评(每天晚上9:00之后是要准备休息的),及承担学业落后的后果。
⑤(采取行动)本本、手表已购买。
孩子:妈妈,看看我今天抄的作业有漏掉的吗?
妈妈:这个问题得问自己。你自己的作业自己负责。
⑥(解决问题)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怎么抄写作业会更清晰、更全面,以及执行起来还不会被漏掉的方式?
惩罚只会让孩子更逆反!面对孩子的问题及过错,我们要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导集中在承担责任上,而非因惩罚而起的报复或仇恨上。
这就是代替惩罚的六种方法。大家可以选择其中试试。还能保持及促进亲子和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