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项目的筹备复盘

【由来】

        运营学院6.0的迭代玩法是按项目进行,而我,被随机分到了设计组,开始参与了设计营的筹备运营

【项目名称】设计训练营

【目的】每位老铁毕业,都成为会设计的运营官

【筹备历程】

人:营长-执面K

      班主任-橙子

      学员19人,观察员及外援12人

做了什么:分组、按行动营设置岗位抢职能官,分成了设计、点评、搞事、数据四个小小组,两名统筹人员

反思:都是没经验的新手,开始全懵逼,分工靠速度和运气,先干起来,好在有的是热情。

营长给出大致方向,每天任务卡及开营发布会,各小组围绕这个主题及一天的活动时间分工,统筹写流程,设计做预告海报、仪式海报等

    好处: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隐患:目标导向不明确,容易走偏和做无用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种隐患在临近deadline时越发明显,海报任务不断调整,流程也在迭代貌似一切顺利,统筹流程一直在做啊,设计一直在设计啊,主持人也写了主持稿,可是班主任还是不踏实,觉得什么都没落地!

    事实也是如此,最急的活动细节全没落地,设计想着有人做方案,统筹想着我把整体大框架搞出来,再细化,然而跟谁细化?谁来拍板?没有明确。意外情况也没有预估,劳累一天的大家,开始烦躁不安,不免抱怨。

【启发】

        一个活动的筹划,必须有一个人来做决策,下达的任务要明确、可执行,才能追踪结果。先确定流程,再着手准备物料。设计永远在为活动服务。

    结论:缺乏目标导向的任务,是在做无用功。

【调整】

    主要成员两次电话会议,明确活动大方向,内容设置,活动目的,紧急重要的事,一件件落实。

      启发:及时沟通、反馈很重要

    另外,别的小组活动参与度太高,导致信息暴增,让很多人产生信息焦虑,却没有“爬楼”的动力。

    借鉴意义:参与度不是衡量活动成功的唯一标准,要懂得设限,让活动有意义的推进。

【反馈】

      经过调整的方案有序地推进着,虽然昨晚加班到深夜,很疲惫,但辛苦的收获,很值得回味。

      以目标为导向,有核心领导,及时沟通调整,预估意外风险,责任落实到人,定能呈现一个完美的开端!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