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对接孩子天赋培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在看刻意练习这本书。

1.真正的大师经过1万小时左右练习才被认为有天赋和自制力。前提都是经过练习后。

并不是以为没有天赋或者自制力,成为不开始练习的理由。

2.刻意练习,并非简单重复练习。

刻意练习必须掌握的3F原则

专注(focus)

专注至关重要,在进行刻意练习时,有走神或者放松,你可能不会进步

反馈(feedback)

即时反馈是在刻意练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刻意练习中,是否识别出了错误,是否得到有益的反馈,清楚自己哪里欠缺、哪里胜任,对于继续练习至关重要。

纠正(fix it)

即时反馈之后,就要修正反馈的错误信息。要想出各种办法去解决它,设计专门的环节,攻克特定的弱点。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解决停滞瓶颈期的问题。

3.理论都看得懂,怎么应用在孩子身上?

第一步,发现孩子天赋。比如,我家孩子在国画方面,可以发展。目前她8岁,如果设定是18岁前在国画方面有造诣,需要10000小时刻意练习,那么平均一年需要1000小时练习。每天接近2.7小时左右。这个时间不太现实,因为学业的原因,最多平均每天安排一个番茄钟25分钟。这也符合书中的观点,短时间的专注,效果好于长时间分散疲软的训练。

同时需要找到一位好老师,除了教授,还需要针对练习,做出及时反馈。

孩子在接收到专业老师反馈后,针对需要修正和加强的点继续练习。

三角形循环练习,才会累积变成有造诣的可能。

这便是我下个月的计划。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还记得老舍先生当年在北平深情的写下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家的样子,要坐落在四合院取闺中幽静,要种植花草可以陶冶情操,要藏...
    木头马尾鱼肚白阅读 3,161评论 2 0
  • 过年回家是一种信仰,不知是哪个名人说的,但的确,过年回家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大块朵颐妈妈做的菜。鱼糕,梅菜扣肉,粉蒸肉...
    Gloria_王建华阅读 1,683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