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起来打开手机,网易云自动循环到《平凡之路》,空气都灵动起来。想写写这个计划已久的选题。
前两年是旅行文学热闹的时候,背包客小鹏,江湖作家大冰,以及各式各样辞职罢工、逃学外出的文艺青年们把“说走就走”推向热潮。
尽管大冰本人已经在自己的作品里多次提到不赞同盲目辞职逃学,把旅行当作一切生活难题解药的行为,仍然有大量的书迷在没有领会到作者苦心的情况下,踏上了追逐远方的旅途里。
旅行这个词被赋予的意义太多了。工作不顺心了,和另一半吵架了,考研失败了,和父母赌气离家出走了,人人把“远方”当作生活难题的终点站,但是当我们完成这场抵达回到熟悉的生活里时,才发现难题依旧伫立在原地。
但是非常公平的,旅行的确是有它的意义所在。意义是什么,可能真的要走一遭才知道。
1.遇见的每片无人之境,都想之后带你来看
我对旅行的喜爱,应该是从20岁那一天开始的。
19岁的时候一直很恐惧“2”字开头年纪的到来,那种害怕的心情就像是初中突然被家里送去寄宿学校上学,半个月回家一次,生活完全需要自理时一样。记得爸爸把我送到学校,然后慢慢冲我招手返程时,我心里的焦虑就像是拧不紧的水龙头,哗啦啦的打在心里,停不下来,却又空空荡荡。
同样地,19岁的尾端,我恐惧长大,恐惧明天,恐惧小时候觉得遥不可及,睁眼却是触手可得的20岁。10年是一个坎儿,19岁的我尝试着用各种方式去躲避20岁。害怕那一天的到来,拉着几个小伙伴我决定逃跑。
小时候的语文课文里,和时间赛跑的人最终气喘呼呼的看夕阳落山,最终望向黑夜明白了自己追不上时间。这个道理19岁的我当然懂,但是还是想逃,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要去一个遥远的地方。
受限于金钱,时间,数也数不过来的客观原因。我们几个打开了一张中国地图。
拿笔在中国版图上寻找着我们的逃亡之地。东部去过了,北边的夏天没什么可看,清一色的南方人,商量之下,我们决定一路向西。所有的文艺青年都向往西藏,但是那时候没有时间去真正的西藏,逃课也撑死一个星期的假期。最终在西部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城市,以前只在歌里听到过的地方,名字念出来就觉得美的小部落。
很冷门的地方,去过的人很少,当时也不懂去各种门户网站查攻略,只是决定了就去那里,在一个与当下生活相隔甚远的地方完成20岁的秘密仪式。
前路是实实在在的陌生。一天一夜的火车加上一天一夜的汽车。
就是在那一次,我对旅行的印象完完全全刷新。随着汽车一路的行驶,我们从灰色地带,过渡到完全只有蓝色和绿色交相辉映的世界之中,傍晚十分巴士车穿梭于悬崖边上,车窗外是一个接一个的“前方是地震地带,请注意落石”提示牌,当夜色渐渐笼罩时,视线范围内仅有汽车灯光探照出来的一截路,隐隐约约感觉到周围是一片又一片大山,有星星点点的灯光从山里透出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们终于抵达目的地。下车后头顶即是一顶蓝色的月亮,周围全是陌生的面孔,那一瞬间我甚至觉得,这些人跟我们不是一个国度。
当天晚上我们几个都兴奋的睡不着。凌晨,我从简陋的浴室洗完澡出来,昏暗的旅馆过道里朋友们打开手机手电筒齐声给我唱生日歌,我们在留言的墙壁上写下来了自己的名字和心愿。
20岁这一天,跟随着一路的山风,我好像过了20年来最长的一天,从未见过的大山大水清晰的伫立在眼前,草原里成片的格桑花,奔跑着的成群的牛羊,挥手给我们打招呼的小孩儿,仿佛伸手就能够着的蓝天白云,那时欢喜的心境,想起来仍然心动。
傍晚时分,我们的车开入了更高的山顶,突然地,一座洁白晶莹的雪山在我们的视野内出现,反应了半秒,所有人都尖叫起来。
20岁的时候第一次看见雪山,完全没有了年月消逝的恐惧,好像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一刻也很不错,夏天的山风清凉宜人,我觉得自己好像比预想中更快乐的长大了。
之后见过很多次雪山,旅行的频率也比之前高出许多,我开始和旅友在每一个想去的地标打卡,时间很快的过去,仍然没有人能说出旅行的意义,但是所经历过的那些瞬间却一再的提醒我们,远方依旧保持着神秘的吸引力。
大学时期很矫情又有一丝丝浪漫的想法,去过的每片无人之境,发现每一处独特风景,内心里想的都是以后有男朋友了一定要带他看。好像那些尚未被完全开发的地方,埋下了我的,我们的每一个不为人知的心愿,一些带着感慨,一些带着疑问,等待着的都是合适的人一起去开启,时光会流逝,但那些遥远的秘密却安全的隐匿在山风里,吹向每一片熟悉的土地。
2.旅途中的人怎么那么可爱!
去的地方多了,就能明白,比起“去哪里”,“跟谁一起去”重要的多。
我的旅友,非常固定,每次能跟那么几个人出去玩原因很简单。
一是大多数人只有一颗想要出行的心,却难以平衡生活与远方,天气不好啦,工作太多啦,火车太久啦,磨磨唧唧不实践的劲儿通常会使约定好的旅行变成泡影。
二是,永远固定的那几个旅友,每次跟他们出行,我都会非常非常安心,不是因为他们本身有多靠谱,事实上数学不好算不好帐的人比比皆是,但是!细想起来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无论是在大巴车行驶过的悬崖边上,还是在漫漫无垠的黑夜里,心里都没有一丝害怕,坚信着隧道之后是拥有无限阳光的明天。
旅行为什么好玩,因为人好玩。我的爱豆野象曾说过“旅途中人人生机勃勃,都市里人人臭脸”,我觉得相当精准了。
现在的人太容易丧了,眼里多得是未来,少的是当下。人人绞尽脑汁升值,没耐心听他人说任何稍长的句子,天黑心慌,熬夜心慌,报告没写出来心慌,股市跌价心慌,盯着手机看也心慌。未来有那么重要吗,有。但是当下更重要。要知道过不好今天的人同样是过不好明天的。
6月去拉萨,从珠峰出发踏上去日喀则的返程上我想的,人的一生需要被很多东西满足,日常生活的语境下我们经常被惯性牵着走,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一种天然的苛刻,但是当环境被极度简化,被目标牵引时,才切身体肤的觉得一碗热汤,一席棉被都足以覆盖整个欲望空间,旅行让人更能洞悉活着的美好。
旅途中常见笑脸,因为决定暂时离开琐碎生活的那些人,眉眼里都是当下的无忧快乐。当我们把全部心思放在如何走一条艰难的山路,如何拍一张特别的游客照,如何住在安全舒适的帐篷里时,山河即是生活。
一个人去南京的时候,公交上遇见过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我在车尾的座位上坐着,和身旁刚认识的朋友聊曾经震憾过我的美景。正说的开心,老人从车头拖着大行李箱走到我身边,因为车子还在缓慢行驶,她几度需要握紧车内的扶杆保持身体平衡,我给她让座,她不让。老人身穿冲锋衣,头发虽然花白却很有精神,她告诉我是闻声而来。
聊起旅行,刺绣,冒险,老人眼里闪光,当场给了我几条国内小众的旅行路线,叮嘱我一定要去天山看看,我和她交换着彼此精彩的旅程,临下车我才知道,她是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刚和王小丫的丈夫一行人去了雪山。走的匆忙,没有交换任何社交信息,我先下车,公交从身边缓慢开走,老人冲车窗外拼命摇手,笑的很甜。
我总是很敬佩这样的老人,年龄没有限制她们对远方的向往,热爱生活的人面容都舒展,无论几十岁,都保留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我和旅友蒙很久以来的一个心愿就是,未来脸上爬满皱纹,牙齿掉光的时候,还能在这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跟随人群跳起广场舞。
这的确是两个花季少女20岁以来最质朴的心愿。
3.总有一次旅行让你念念不忘
好像越长大,我越喜欢听别人讲话。
以前饭局上总是唠唠叨叨没完的那个,现在却更多的愿意听不同人的人生经历。一直觉得自己的圈子不大却挺有趣,开公众号也是想记录下来这些发生在身边的小事,与天南海北的朋友共享一份有意思。
清早想写这个选题,迅速锁定了几个同样爱到处跑的朋友。
有的在开会,有的在提审,有的在医院看病,有的一觉睡到下午四点才回我消息……
无论如何感谢百忙之中的你们接受我的采访,和大家分享这些难忘的瞬间。
以下是大家的分享。
旅行的意义究竟在哪,现在也没人答的上来。
但是可能所有的意义,就在你启程的那一刻惊喜的呈现。
这半年忙于安定,适应新的生活,很久没出发了。新的一年,希望认真平衡当下的生活与眼里的远方,期待和你们相遇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