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小儿推拿,近一年感触最深的除了日常生活中的保健,另一个深刻体会就非看诊莫属了。
去年6月,孩子正式入园。入园后,孩子开始走向社会这个大环境,生活环境已不再是我所能掌控,我为此焦虑过,但觉察过后我看到,没有人应该为我的恐惧买单,幼儿园本就是一个开放的环境,我不能因为我的担心就去过多的干涉别人家的孩子应该怎么样,我更应该沉下心来想一想我可以做些什么,而不是把筹码都放到改变别人身上。
我相信吴大夫曾经说的那番话:在幼儿园众多孩子中,某个孩子生病,在所有跟他接触过的孩子之中,有被传染的,也一定有没被传染的,那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如果孩子的身心处在一个很好的状态下,他极少会受到周遭人的干扰,即便被影响他的症状也会非常轻,能很快调节修复。多数时候,我们的孩子之所以被传染,是因为他的体内已经孳生了一些病灶正蓄势待发,而被传染不过是一个导火索罢了。
记忆里孩子病的最重的两次,是去年冬天的内热疯咳和今年5月份的脓血便痢疾,而这两次看诊对我来说有着异常深刻的意义。
去年12月,孩子一夜之间忽然开始疯狂咳嗽,真的是咳的停不下来的那种,而让我心里有点发慌的是,孩子烧不起来,始终在38.5度左右徘徊,我隐约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孩子的身体好像缺乏力量去对抗,我赶忙给郑老师私信了一个舌苔照片,回复说,热太重,需要干预。于是,我和爱人带着孩子驱车三十多公里直奔吴大夫那。到了后,吴大夫看完,说内热严重,典型的肺火引起的咳嗽,听着气管有点问题了,肺目前还没啥事儿,但情况比较紧急,很容易继续下行,那次除了推拿,吴大夫还给下了个对小盆友不轻易出招的“狠手”——走罐,之后又开了三副中药,嘱咐鱼肉蛋奶,包括水果全禁,三天后来复查。
我当时很疑惑,不是上火吗?水果也不能吃吗?梨水也不能喝吗?吴大夫解释说,孩子生病期间脾胃非常虚弱,她运化不了那么多东西,就不要再给她的肠胃增加负担了,给她最简单的白水和素食,才更容易消化,更有利于病情恢复,这个回答再次刷新了我的认识。此后,在孩子每次生病的护理中,我开始有意识的提醒自己不要为了让孩子多吃点再去绞尽脑汁的做,尊重孩子当下的胃口和身体状态,莫强求,简单,即是最大的爱。
当天回到家以后,孩子的咳嗽并没有改善,反而当天晚上温度上来了,从徘徊了两天的38.5一下烧到39.5,虽然我当时内心依然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响起:怎么好像看起来更严重了呢!但这么多年潜移默化的理念还是强大的盖过了那一股微弱的声音,我瞬间转念看到孩子新增援的救兵来了,她一下变得有力量去对抗了,那一夜听着孩子的咳嗽声此起彼伏,还是挺难熬的,我努力提醒自己,要镇定的做一个灯塔,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努力分清自己的事和孩子的事,守好界限,给孩子真正的帮助。
第二天早上,孩子烧退了,没再反复,紧接着,到了下午,咳嗽也好了大半。
三天后去复查的时候,只能听到孩子偶尔的一两声咳嗽了,吴大夫听到后转头笑着跟我说:我听着孩子还是有两声余咳,你回去再给她喝三天我们讲那个蜂蜜腌萝卜呗!然后继续忌口一个礼拜,就不用再来啦!我们再坚持几天,把身体彻底养好了再放开吃,这样大家就都放心啦!
那个笑容至今难忘,就是这样一个大夫,每天诊所的孩子络绎不绝,却如此谦逊,笑的像一个孩子般那样纯真而温暖。
这次生病,是孩子迄今为止,除了那次退烧药,第二次吃药,我一开始觉得中药肯定很苦,然而,当我尝了一口后,才发现吴大夫开的中药方子,其实是甜甜的,虽然还是有中草药的味道。孩子那次是第一次喝药,没有逼迫,没有恐吓强灌,她说有一点不好喝,我们除了陪伴,就是耐心接受她的感受和情绪,虽然孩子皱着眉喝的很慢,但都是我们陪着她,自己一口一口喝下去的。
我不得不说,这四年多来,我最自豪宽慰的事儿莫过于,没有在孩子身体遭受不适生病的时候,还继续给孩子种下一颗跑医院打针灌药的恐惧种子。每次生病,我都尽力提醒自己自我消化内心的焦虑和纠结,尽最大努力的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安静的空间,我也因此实践证实了人体强大的自我调节自愈能力。
再次拜访吴大夫,是今年5月中下旬的事儿了。长这么大除了轮状病毒从来没拉过肚子的娃,连续一个多礼拜,每天拉两三次,每次必喊肚子疼,没有一次是成形便,眼看着有点成形了,第二天又不好了,而且反复38度上下低烧,精神状态却一直很好,某天早上看到拉的便便带血丝,赶紧让爸爸去化验,而化验结果竟然啥事儿没有,既没有细菌也没有病毒,大夫说可能是拉了几天肚子肠粘膜有点受损,而紧接着拉的脓血便,让我再也不能淡定了,带着孩子直奔吴大夫工作室。
这次接诊的除了吴大夫还有李大夫,看了看孩子的情况和我拍的便便照片,李大夫很肯定的告诉我,孩子得的是痢疾,虽然化验单并没有显示,但所有的症状都可以确诊。我当时有点懵,怎么会是痢疾呢,孩子不过每天拉个三两次,症状这么轻,痢疾不是一天十几二十次的拉吗!而且孩子精神状态一直都很好啊,后来,李大夫告诉我,这是因为孩子身体底子很好,所以相对症状会比较轻微。当时听李大夫这么说,我回想起孩子这几年幼儿急疹、轮状病毒、手足口等,同龄孩子得的那些毛病一样没落下,但确实每次症状都非常轻微,很快就自愈了。
还记得确诊后吴大夫首先跟我聊的不是如何治疗,而是先要跟我达成一个共识,他说:痢疾是一个相对比较凶险的疾病,变化较快,所以如果接受小儿推拿的治疗方法,就要先达成一个共识,必须严格遵医嘱,否则还是尽快去医院寻求别的方法治疗,不要耽误。
我当时真的只犹豫了一秒,就决定选择无条件信任他们,虽然李大夫告诉我,这几天的饮食要严格忌口,而且每天都要按时来推拿。我首先想到的是距离,但很快释然,虽然远了点,但孩子状态很好,在地铁上折腾会儿,总比去医院输液折腾好的多。
此后一个礼拜都是李大夫全权负责接待治疗的,他当时跟我说,正常这个病至少需要七天时间,但孩子身体底子不错,针对她的情况,严格遵医嘱,大概3-5天就应该差不多。李大夫还主动加了我的微信,让我这几天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咨询他,包括这几天孩子的大便照片都可以及时发给他看。
之后的一个礼拜,我和孩子每天先骑自行车到地铁站,房山线倒9号,9号倒10号,10号下来再打个车,来回往返四个多小时,风雨无阻的每天准时到达,而治疗过程不过二十分钟,每次孩子听个故事不痛不痒的就很快过去了。不得不说,孩子让我很感动,李大夫说这几天全素,只吃发面包子馒头小米粥,烙饼饺子等都一律不能吃,而让我自愧不如的是孩子遵医嘱的认真劲儿,这次生病孩子足足喝了半个月的小米粥,全素,素到蛋奶都没有,素到只喝清粥,吃素包子馒头青菜,而她切切实实做到了从始至终遵医嘱,而作为成人的我其实并不自信自己能比孩子做的更好。
每次去做治疗,李大夫的耐心和细心观察都让我动容,也让我感慨,明明手法好像跟我在家推的差不太多,咋李大夫推的就眼看着一天天的见好呢,我想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业力和功力吧,这让我由衷的钦佩和羡慕。
推到第三天的时候,孩子再没喊过肚子疼,大便开始成形,并且没有了血丝脓血,我说这是不是代表好了呀,李大夫非常谨慎,说,差不多了,但还不能松懈。到第五天推拿结束后,李大夫又仔细查看了一圈,郑重的跟我说:到目前为止,孩子的情况已经完全好转并稳定了,在家休息一天,再来复查一次,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出现,我们的治疗就可以结束了。
这次看诊过程带给我的感受,除了李大夫的专业和认真。其实让我更为深刻的体会是“信任”二字的份量,更验证了那句“一个美好的东西,我们首先要相信它才有可能得到,而不是得到后才去相信它”。对于孩子这次看诊在短时间内恢复痊愈,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对大夫的“信任”,因为,只有你相信他,才会接受他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方式,才会严格按照他说的去做;而接受治疗理念后,你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任,去积极配合并切实履行他所说的各项治疗方式和注意事项;也只有医患双方建立起这种信任和尊重,才能将治疗效果发挥到极致,最终才有可能收获那个最美好的结果。
所以,有时候,没有效果,并不是大夫的医术不够好,也许是我们的内心不够坚定,也许是我们内心的焦虑和恐惧盖过了理智,我们无法面对当下什么都不做的那个自己,我们面对不了自己的恐惧,心里太着急让症状赶紧消失,从而连一个等待的时间都不肯给彼此。
而那个所谓的有没有效果跟大夫的医术确实有着直接关系,而我认为却并非唯一因素,作为患者,我们的信任和遵医嘱的程度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你只有无条件信任你的医生,才会严格按照他说的做,所以,把治疗效果全部归功于某个大夫其实是我们在推卸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份责任。
经过这几年的历练,我发现再面对孩子生病的时候,内心强大了很多,从容了很多,可能是背后有一群值得信任的朋友和老师可以随时求助,也让我安心不少,当我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处理不了的时候,只需要一个微信,他们就愿意在百忙之中为我指点迷津,伴我度过难关,这种温暖弥足珍贵。
现在,我愿意相信,生病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而一个从不生病的孩子也并非都是好事,或者说生病如何治疗也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面对生病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这两年,体会最深的莫过于,生命中所有的经历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或来教会我们人生的某个功课,或带给我们更大的喜悦。我看到,在这几年这个看似历经磨难的过程中,孩子的免疫系统逐步被锻炼成熟强大起来,孩子的身体也已经形成了一套属于她自己的自我防御模式,而渐渐的当娘的心操的好像也越来越少了。
非常非常感恩,当我决心鼓起勇气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要护孩子周全的时候,遇到了这群不忘初心,践行绿色疗法,认真负责的可爱的人们,好像从此就有了主心骨,知道自己以后无论还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的背后始终站着一群值得信任的人可以求助。现在回头望,在最艰难的时候,他们给的帮助和支持都还是那么温暖。
也非常感谢自己遇到小儿推拿,并选择了信任和坚持,最终让我和孩子都收获了很多很多的美好。
从小到大的三十年里,每一次我想写的文字都只有亲身感受,这次也不例外。
愿全天下所有的孩子在遭受病痛的时候都能遇到这一抹温暖,都能够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