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看到过这样一个笑话:
虽有点搞笑成分,但也折射除了师生关系中的尴尬。
面对这些吐槽,和媒体曝光的师生矛盾升级事件,一封教师的辞职信走红网络。
人们纷纷关注这位教师今后的生活。
的确,当老师难,当好老师更难!
但有位教了五十多年书的老师说,如果有来世,他还想当教师,因为他知道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学生的作文里最喜欢写他,他经常收到学生聚会的邀请,学生每年节假日都会寄来贺卡。
他就是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教师。从1984年至今,于老师应邀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作学术报告2000多场次。
于永正在《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中毫不保留地分享了自己五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怎样才能俘获学生的喜爱之心,这两大秘诀必须知道。
第一,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温度”。
《静思语》说:“缺口的杯子,换个角度看,还是圆的。”世间万物皆无完美,玉有瑕疵,玫瑰带刺。
教育的“温度”源自于教师的包容和理解。就像海底深谷的裂缝可以照进柔和的光线,河流的缺陷涌向绿色的生命。
于老师对于迟到的学生从来不批评,甚至怀有敬意,因为他上小学四年级时,有一天迟到了,在学校门口徘徊了半天也不敢进,最终选择了逃学,面对迟到了,赶在门口喊一声报到的学生,他很敬佩他们的勇气,真是自愧不如!
身为老师,他却从没忘记过自己曾经也是孩子。
一天,丛翔同学迟到了。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于:怎么来晚了?对你来说,还是第1次呢!
翔:睡过头,起晚了。
于:早饭没来得及吃吧?
翔:没。
于:(凑到他的耳边)下课后来我办公室去,我抽屉里有饼干。
翔:谢谢老师!不过,我不吃。
于:必须吃!你妈多次对我说,你对吃饭很不当一回事。
丛翔同学回到座位后,于老师对全班同学说:“谁想吃我的饼干,明天也可以晚来一会儿。”
没想到学生中居然还真有说“明天我晚来”的!一下子把同学们逗乐了。
一句话,化“窘迫”为“轻松”。后来,这名同学再也没迟到过。
推己及人,可以让我们有了平静的心态和处理问题的智慧。
于老师曾经写过一篇叫《微笑教学》的文章,文中记叙了他是怎样应对令自己生气的事。其中一件事是从学生的作文本上抄写来的。
一天,于老师讲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看到“金鱼”二字,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许许多多金鱼的形象,红的、黄的、黑的、白的……于是不由自主的拿起笔在课本上画了起来。一条,两条,三条……忽然笔不听使唤了,画不动了。我一抬头,原来是余老师把笔摁住了。我慌忙用手捂着满是金鱼的课本,惊恐的望着于老师。
于老师微笑着说:“你把课文好好读读,好好琢磨文中写的这位老太太,为课文插幅图,怎么样?”
多么令我感动的笑,多么令我难忘的笑。
于老师在书中提到的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共鸣。因为我在自己学生的作文里也看到过类似的描写,于是,我又翻出学生的作文,读了读。
毕淑敏说:“微笑,哪怕在地狱里,也是盛开的莲花。”
微笑,对于老师而言只是嘴角微微上扬,在学生的心里却留下了深深的喜爱!
第二,让教学充满趣味。
趣味是雨中的水花,沙漠里的雪飘,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它是万花筒里的碎片,将白开水式的日子拼凑成妙不可言的图案。
当教学充满趣味,课堂才能成为学生的乐园。
于老师在书中提到了很多趣味课堂的例子。
一位美国生物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蚯蚓”。讲着讲着,一位学生站了起来——
生:请问老师蚯蚓是什么味道?
师:抱歉,我没尝过。
生:我可以尝尝吗?
师:当然可以!
生:我尝过了,加分吗?
师:当然加分!
这位学生果真去“品尝”了蚯蚓,然后向同学和老师讲蚯蚓的味道,而且,据说这位同学后来成为了一名生物学家。(这位老师,培养出了好几位生物学家)
一位日本老师这样教“千克”:
他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塑料袋,到操场的沙坑里装一千克沙子。——你觉得1千克多重,就装多少,然后他逐一过秤。可想而知没人能装得准的。这时,老师把1千克的沙袋给学生看,并让他们掂量,而后重新到沙坑里装。这次同学们“估量”的八九不离十了,有的居然装的正好!老师一堂课就是忙着“过秤”,一边称着,一边夸赞,或者惋惜着。
于老师在徐州市中山外国实验小学听一位外籍教师上课,这是一位年过六旬的来自美国的女教师。
那天正值西方的圣诞节,他一进门便向小朋友们打招呼,祝圣诞节快乐,边说边从包里取出巧克力发给每一位小朋友,听课的老师也有一份。
师生边吃边对话,气氛十分融洽,有的小朋友说话声音小,她从不说“请大声讲”,而是走到学生跟前,蹲下身子,侧耳倾听。她时而大笑,高兴得像个孩子,时而双眉紧蹙,双手一摊说声:“是吗?”或者:“不!”
她真的不像老师,而像李金玲老师说的“是一位长大了的儿童”。
2008年12月10日,于老师在武夷山实验小学职教歇后语编故事,他让学生借助歇后语编故事,并和学生一起表演老母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可谓是趣味横生!
在一年级的习作课上,于老师和学生表演傻小猴,在小品中,于老师演小猴,学生演妈妈,他抓耳挠腮,东张西望的一出场,就赢得了一片爆笑。
课堂结束后,学生说于老师是他们的“大朋友”,老师们则说他是一个“老顽童”,没有长大。
于老师说,事实证明,和学生越相似,学生越亲近他。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说:“老师要和学生相似,于永正和学生相似,所以他成功了。”
于老师之所以能和学生融为一体,用老师们的评价来说,就是具有亲和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气。
师生融为一体,教育真的是一种幸福,教育真的会变得简单,轻松而有效。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故事发生在寄宿学校,主人公是一名小学生伊夏,他是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学生。在学校里,他感觉不到快乐,甚至是厌倦,直到一位美术教师尼克的出现。
尼克老师教学方式独特新颖,他扮演小丑在课堂上教学,让学生十分喜爱。
在他的引导下,伊夏发挥出非凡的想象力,并在绘画比赛中获得了全校第一,从此变得活泼开朗。
趣味来自对待生活的心态,就像最近看到的一位教师的作业批改本,又有哪位学生会不喜欢呢?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书中,于老师用一个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告诉我们,让那些平日里的“笨”学生也似乎变聪明的奥秘。
“做”出来的文章是鲜活的,可感的,有生命张力的。于老师的书越读越有滋味,让我知道要想俘获学生的喜爱之心,就得不断告诫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