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谯城作家看谯城”采风创研活动的第九期要去谯东镇,还要去拜访亳州籍油画大师李成民在谯工作室“榆庆园”。这对于一个学过两天画画的人来说,是一次向往之旅。
早听文友们聊起过李成民老师,说他是土生土长的谯城人。是中国美协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曾在杭州师范大学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还享受国务院的特殊津贴。为了退休之后能继续创作,同时接待故乡以及国内外的文化友人,所以他返回故乡,围绕着老宅上的那棵百年老榆树,建造了这处“榆庆园”。
聆听了李成民老师的介绍,欣赏了遍布于他工作室的油画佳作,我看到了一名心怀懵懂的文艺青年成长为一代油画大师的心路历程。
其一,绘画灵感源自他对生活之美的孜孜追求。艺术家的高明之处,恰恰在于拥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探寻别人看似寻常的事物,并把它创作出来。成民老师出生于六十年代早期,他老家的那个村庄又是当时最贫穷的地方之一。然而,贫困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影响他对生活的热望。在故乡的村东头儿,儿时与小伙伴儿们玩耍的荷塘无意间成了他探知美的启蒙天堂。可能是对那片荷塘印象太深,以致于,成民老师在《我爱红莲》中这样描述:“看到小伙伴们在骄阳似火的夏天,折一把硕大的荷叶顶在头上挡热,心头就会掠过一丝不快、甚至愤怒,那是不忍心见人破坏自己眼中的那份美丽……”在中国美院读油画研究生班的2002年,成民老师醉心于曲院风荷的极致之美,一年四季数次驻足西子湖畔,用心与四季之“荷”进行灵魂对话,继而诞生了后来的54幅《心耕荷曲》系列佳作。悬挂于“榆庆园”厅堂正中的那幅镇宅之作,与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睡莲》仿佛有异曲同工之妙。细观这个系列的“荷”,乍一看整体构图仿佛有些混乱不堪,但是眯起眼睛静心去观赏,又能捕捉到画面的有条有理、生动活泼。画布上大面积的黄色、褐色、绿色,甚至是蓝色,看似随意堆积却浓墨重彩的色块,实则映射了作者彼时“看荷”的不同心境。或许是宁静从容的,也许飘逸旖旎的,抑或是在西湖雾雨蒙蒙、光影婆娑的好山好水中,觅到了风姿绰约的荷花仙子的倩影……
其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育了他的创作之根。成民老师说,中国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梅兰竹菊、山水玉石,宗旨均为正心养性、培育道德。生长在人文积淀深厚的药都,他自幼受老庄之道等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心中已经厚植了一份浓浓的文化情怀,更滋养出用传统文化的内涵解析西方油画的独到见地。特别是在1989年到中国美协油画研究班进修,2000年赴法国国际艺术城研修归来之后,中西方文化在成民老师心中引起强烈的艺术碰撞。于是,他将来自西方的油画创作与中国精神、中国气质、中国意境、中国韵味相契合,尝试摆脱西方写实绘画的法则,重回中国传统“游”的艺术理想状态之中,实现了“从写实到写意”的风格蜕变。看他早期的静物写实作品,再到创作旺盛时期的《意游黄山》《虚境西溪》《天目达情》等系列作品,即可看出成民老师如今的作品已达到“虚实呼应”的空灵之美。这相当于从“看山是山”,又回归了“看山还是山”的最高境界。
其三,任“意”而游,顺理成画的理想状态。在绘画征途上披荆斩棘30多年的成民老师,如今无论是在绘画技法,还是人生阅历等各方面,可以说均达到了虚怀若谷、信手拈来的境界。正如他所说,要画好一幅画,最关键的是创作者要内心纯净,或者说是达到“心耕意游”的状态。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作画与写作,或者是做任何一件事情,讲究的无非是“专注”两个字。在经历了对世界的好奇与新鲜,人们会陷入困惑与迷茫,这就是“看山不是山”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用心去观察世界,进行自警自省,于是便进入了“看山还是山”的第三个境界。这时的“看山还是山”却是经过岁月沉淀之后的洞察世事,用理性与冷静去思考后的返璞归真。用成民老师自己的话说,绘画如同“十月怀胎”一般,从发现生活之美到心中构思画作需要一个慢慢孕育的过程,从把构思变成创作则是一蹴而就的,如同婴儿的出生。
当我们诵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古诗的时候,就会不经意间体会到陶渊明所表达的美丽超脱的意境。那么,绘画也是讲究意境之美的,讲究情景交融。如果说写实风格表达了作品的“有我境界”,那么写意风格则表达了物我合一的“无我境界”,也可以说是达到了自我意识与主观情感的统一。这就好像作者将自己放到了没有设限的无边的心灵世界进行创作,进而达到了无我的逍遥状态。30多年的历练与积淀之后,成民老师的油画已然自成一体,形神兼具、逍遥飘逸。欣赏成民老师的佳作,需要手捧香茗,安心静赏。
在“榆庆园”滞留了很长时间,以致于其他采风点已没有太多时间前往。一行人在厅堂西侧的百年老榆树下昂首仰望、片刻驻留之后匆匆告辞、意犹未尽。大宅开合、门前威仪。回首再看一眼那青砖青瓦、复式挑高的仿古四合院落,大门处的一对狮子造型的抱鼓石似乎在无声地传承着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精髓,也彰显着主人家的尊荣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