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一场面试中被拒绝了。
问题出在职业规划那一环。总监面时,面试我的前辈问我未来五年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我坦诚地说,我想先在贵司从事营销岗工作,等过个几年我靠文字获得足够的影响力了,就辞职做自由职业者。
前辈也很坦诚:进了互联网公司,工作强度大,你忙到无暇写作怎么办?
我说:没关系,我是一个很拼的人,我相信我可以兼顾好两者。
说这话时,我心里其实有一点虚。我确实是一个很拼的人,但我还是不希望工作会将我压榨得毫无生存余力,以至于没法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是,为了得到这一份offer,我强行说自己可以保持“平衡”。
前辈说:销售和写作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你花60%的时间在工作上,40%的时间在写作上,而别人花90%的时间在工作上,你说谁更可能做得更好?
我哑然。答案显而易见。
前辈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当面拒绝了我。
我暗想:天哪,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说实话。说点“XX公司是业内巨头”的好话,然后根据他们公司的晋升机制来伪造一份我的职业规划,不就好了吗?
前辈说,他可以不当面拒绝我,让我回去等消息,但他想告诉我为什么。接下来,他站在我的角度,为我梳理了这件事情。
他问我——你为什么想进XX公司?
我反思: 因为big name啊。同侪都想进XX公司,拿了offer听起来就足够让人羡慕了。作为一个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姑娘,我自然也想进去体验一下。哪怕其实我对它的用人要求、工作内容并不是很了解。
他问——你有没有想过,三十岁时,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说:我想成为一个自由撰稿人,去很多很多角落,记录下很多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和故事。
啊,这种理想,好像和眼前要应聘的销售岗没什么关系。
这位学IT出身,后来做了十几年商务的前辈,跟我讲了一大段挺鸡汤的话。他说——
你一定要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三十岁时,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在二十九岁到三十岁,我花了一年才想清楚这些问题。你眼下要做的事,应该是有助于你实现你的长期目标的,而不是与之完全无关。我们招的销售岗,主要是跑业务的,很忙,会影响到你的写作时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作家,就不应该选择这份工作,它会妨碍你实现你的长期目标。人的一生,只能真正做好一件事。
我当时心里百感交集:专程到广州面试、却被拒绝的不甘心,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迷茫,对前辈恳切之言的反思……
我时而羡慕身边的自由职业者过得潇洒,时而觉得名企高管活得光鲜,时而又感觉父母推崇的考个公务员过着不用加班加点的清闲生活也挺不错的。人生太多条道路了,可是我们要清楚:一个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条路,一直走下去。
2.
这一趟去广州,我还见了一个朋友。他原来所在的公司刚拿到一轮融资,正是发展势头最好的时候,他选择了离职,去经营自己的事情。
不是因为他不看好公司的项目,相反,他对团队和项目都很有信心。他是从公司刚建立时第一批加入的,却在风头正好的时候选择了离开,他笑谈,如果公司以后上市了,他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傻逼吧。之所以冒着风险选择了离职,是因为他确定了自己长期想做的事是什么,所以决定立刻去做。
他跟我讲了这样一套方法论:他会自动代入五年后的自己。遇到各种选择和诱惑时,他会想,五年之后的我,会怎么选择?如果五年后的自己觉得做这件事没意义,那当下的他就立刻回绝。
这样的思路,让他一步一步接近五年后的自己,一步一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3.
晚上听了一场线上讲座。讲者是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平时的工作是给客人销售咖啡。后来,她决定辞职旅行,揣着一万五千块钱,买了一张两千多的机票,踏上了旅途。她边旅游边赚钱,在10个月里游历了13个国家。
在约旦的时候,她已经几乎没有路费,如果选择去埃及,可能没有回去的机票钱。但金字塔就在眼前,于是她还是去了,到了埃及后再想办法赚机票钱。
讲座群里面大家讨论着,好强大啊,我也想去但我不敢啊,我没钱啊,我想找个伴陪我一起……来听这场讲座的人里,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都很想有一场穿越世界的旅行。不过,我们也比谁都清楚,那不过是想想而已,我们压根不打算告别眼前的生活,真正将一场旅行付诸行动。
讲者说:出发其实并不难,只是很多人没有勇气放下,没有勇气面对旅行后的生活。
我们怀着英雄梦想,平日里做的却是和梦想无关的事。于是,岁月推移,我们最终也没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4.
为什么我们没有成为自己想要的人?
——有些人没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有些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眼前所做的事却与长期目标毫无关系。
你可以拿出纸笔,尝试着写下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你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现在的你,能为将来的自己做些什么?
我们的眼前,有很多条道路可走,但我们每个人只能选择一条。
池莉写过:一生的时间并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要搞好一件事实在不容易。用去一生,搞好了一件事,那也就够可以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
一个人一生可以经历很多事,但只能做好一件事。如果确定了你愿意做一辈子的事情,就抛下无关的念想和可能性,把全部努力都投入在这一件事上。
把你当作五年后的自己,审视当下在做的事。确保自己每做一件事,都在一步一步接近理想中未来的自己。
我总相信着,我们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模样。